作为山西省运城市唯一的地方性金融机构,今年以来,面对经济持续下行、各类风险积聚的不利环境,山西省运城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没有惜贷、惧贷、抽贷、压贷,而是主动担当、主动作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经济发展规划,坚持信贷投放“力度不减、额度不减、增幅不减”的工作思路,主动助力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围绕重点企业 加大信贷支持
“企业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运城市联社的支持。不管市场好不好,他们始终不离不弃,已累计贷款达8000万元。” 山西省运城市龙飞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负责人张长明说,运城市联社一直非常关注企业的发展。现在,双方正在洽谈一笔新的融资方案。若方案落实,公司将能迅速占领市场高档空调铝制挡风板的制高点。
2014年下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铝行业普遍不景气,许多铝锭铝板生产企业或关门或限产。眼看龙飞公司就要限产停产,该联社主动上门接洽调研,了解企业融资需求,并及时送来了2000万元的资金支持。借此,龙飞公司迅速在河津整合了一家铝板生产企业。不仅保障了原材料供应,还延伸了产业链,扩大了市场份额。
今年以来,该联社根据市委、市政府2016年重点企业和项目规划,及时介入、主动对接、优先支持,并创新研发了“快信通”“福农卡授信循环贷”等信贷产品,及时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此外,该联社还与高新工业园区主动对接,累计支持了山西飞宇建材有限公司等一批重点企业。截至目前,先后支持重点企业32户,支持金额达120.8亿元;支持重点项目16个,金额达13.3亿元。
围绕特色产业 强化支农支小
作为四大名砚之一的澄泥砚可以说是新绛县的一张名片。2015年,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艺术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裴俊清和父亲商量,准备创业,大力推广澄泥砚。父子二人,一有经验、二有技术、三有想法,一拍即合。然而,资金让他们犯了难。盖厂房、购机器、建烧窑……都需要花钱,可这笔钱从哪儿来?运城市联社得知此情况后,迅速派客户经理上门进行贷前调查。随后,及时给予了10万元贷款支持。“这可是‘及时雨’呀。一来改善了员工的办公环境,二来引进了适合现代市场需求的制作设备,产量大大提高,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裴林虎表示,目前,除了澄泥砚,他们还推出了关公文化产品、仰韶文化产品、仿古影壁、土陶、茶具、花器、礼器等,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及肯定。在接下来,他们会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接受并喜欢传统文化及手工品带来的乐趣。
近年来,运城市联社始终坚持把支农支小作为服务全市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并瞄准各县市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农产品加工收购企业及“两创项目”等,调整信贷准入门槛,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提高支农支小质效。
为了使澄泥砚这样的传统工艺焕发新的活力,运城农信联社结合地域特色,有的放矢,以“三新”扶持“三店”的全新理念,在支持传统工艺与特色产业中,让金融主力军的作用更加凸显。他们把小微商户按照“百年老店、创业新店、后厂前店”进行分类管理,针对每种类型的客户,制定不同的信贷扶持解决方案,因地制宜、一户一策,通过“创新放贷模式、创新营销模式、创新服务模式”,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信贷投放模式,为传统工艺注入新鲜“血液”。
截至目前,运城市农信社涉农贷款余额363.5亿元,较年初增加18.4亿元,涉农贷款增速3.4%;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78.8亿元,较年初增加14.7亿元;小微企业贷款户数3.64万户(含个体工商户),较上年同期增加1.05万户。
围绕惠民工程 做实精准扶贫
运城市联社一直把精准扶贫作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他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以信贷投放为纽带,强力落实“信贷扶贫”。
一是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对全市的农户企业逐县、逐户进行摸底,做到建档到村(企)、立卡到户(企)、定人到户(企)、一户(企)一策。对符合贷款条件的、有发展前途的农户企业,重点培养其自身“造血”功能,让其成为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的“领头羊”。二是变“单个御寒”为“抱团取暖”。该联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信社(农商行)+贫困农户”的扶贫模式,由公司提供贷款担保和产品收购、合作社提供种植产品和种植技术、农信社(农商行)提供贷款,贫困农户同3方签订种植、销售、贷款协议,实现贫困户与龙头企业的“抱团发展”,有效促进贫困户增收。三是变“授之于鱼”为“授之于渔”。对辖内有劳动能力、有技术水平的贫困户及信誉良好的农户,积极与扶贫办沟通协调,争取政府贴息,减轻贫困户的经营压力。通过采取“技术能人+贫困户+政府扶贫贴息”联动模式,促进贫困户增收,带动其他贫困户脱贫。四是通过单列规模、专列利率等扶贫贷款投放政策,推出的精准扶贫产业贷款利息低、申请手续便利。只要符合条件、想干实事的农户都能够顺利获得贷款,有效解决农户贷款难、担保难、利率高的问题,使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贷款比例和产业带动扶贫新型主体的贷款规模大幅增长、融资结构日益优化,使扶贫资金在投放上更趋于针对性、更注重实效性,有效提升精准扶贫工作质效。这让农户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顺利,也让农民的生产生活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金融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强大攻势,已为全市农民搭起了想富能富的“致富桥”。
截至2016年11月末,运城市农村信用社发放产业扶贫贷款额达9.8亿元,其中: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7886户,贷款额达1.9亿元;支持“公司+基地+农户”产业链贷款达5.32亿元,支持专业合作社贷款额达8700万元、支持专业大户贷款额达8800万元、支持家庭农场贷款额达8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