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作为广西人自己的银行,广西农村信用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勇于挑起广西金融精准扶贫的担子,将支持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努力探索、不断创新,大力推进农村电商产业发展,摸索出一条适合广西农村电商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金融+电商
创新金融精准扶贫模式
紧跟国家、自治区重点发展农村电商的步伐,今年1月,广西农村信用社推出了利农商城电子商务平台,并推出直供果园,为农户直接对接终端客户牵线搭桥,打造从田间至舌尖,从农户至消费者的新型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助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
融安县大将镇的贫困户谢女士一家,种植了六、七亩融安金橘,眼看满树的果子就要成熟了,当问及产量和收成的时候,谢女士却连连摇头,她说:“金橘市场行情不稳定,我们把金橘摘下来后送到镇上的批发市场销售,也不知道能卖个什么价钱。”当听说今年可以通过广西农信社的利农商城直接销售,甚至还能接受预定时,谢女士一脸惊喜,期待种植的融安金橘能卖个好价钱。
广西农村信用社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融安金橘是广西农村信用社目前电商扶贫的重点帮扶项目。农信社发展电商,主要目标并不是为卖产品赚取利润或平台管理费,而是履行服务“三农”和地方经济的宗旨,依托农信社点多、面广、人员众多的资源优势,将农村地区散、小、弱的优质农户集中起来,通过电商推动地方农特产业发展,助推农业转型升级,帮助农户早日脱贫致富。今年以来,广西农村信用社已先后将融安金橘、灵山茂谷柑、百香果、靖西大香糯、灵山荔枝、贺州山华李、百色芒果、乐业红心猕猴桃、容县沙田柚成功推上利农商城销售,并远销北京、上海、天津等全国25个省市区,截至目前,广西农村信用社的利农商城共接受订单近3万宗,销售多种省内外名优水果8000多件,总销售金额为230多万元。
专业引导
打造广西农特产品品牌
2016年,广西田阳县、富川、东兰、忻城、大新、融安等15个县被列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如何通过专业引导,帮助电子商务示范县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是当地政府和群众迫切关注的问题。广西农村信用社凭借扎根农村、深入农户、了解农民的资源优势,深入调研,挖掘农特产品的品牌优势,引进专业的电商团队对产品进行包装宣传,帮助农户走上品牌发展之路。
融安县富乐农业科技园的韦老板是农信社扶持的当地滑皮金橘的种植大户,2014年,他从台湾引进微生物栽培技术,以黄豆浆为培养基,采用台湾生物菌发酵成氨基酸水溶肥,该液肥富含17种以上的氨基酸,可以通过根系直接吸收,富乐园的金橘被称为“喝豆浆”的金橘。韦老板先后引进了台湾的微生物栽培技术和以色列的滴灌技术,不断提高滑皮金橘品质,生产出来的滑皮金橘符合国家绿色食品标准,他今年种植金橘60多亩,预计产量100吨,产值90万元。面对优质的产品,韦老板还是显出了一些无奈:“融安的滑皮金橘虽然在区内有一定的口碑,但是如何让好产品卖到有需求的客户手中,还是目前存在的最大困难。”今年,韦老板这些“喝豆浆”的金橘也将被选上农信社的利农商城销售,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
下一步,广西农村信用社将以“一个平台+多方资源”的模式,整合多方资源,联合全国各省农村信用社的资源,邀请国家商务部的电商专家、区内外的电商服务企业、物流公司,带动农民致富与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引导金橘种植大户代表对融安金橘的电商发展进行品牌策划、媒体推广,推广融安金橘的品牌效益,并建立广西区首个“农村电商服务生态联盟”来引导和服务全区农村的电商产业发展,进一步打造广西区内农特优产品的品牌优势。
加大信贷扶持力度
提供农村电商扶贫信贷支持
“橘乡里”的品牌创始人赖园园是融安县大将镇的电商大户,这个从泰国留学回来的大学生瞄准了电商销售农特产品的商机,在自己家里做起了电商生意。她告诉记者,她的“橘乡里”金橘去年就卖出了600万元的业绩,但是由于准备不足,今年的现金流出现了问题。而这个时候,正是广西农村信用社的一笔20万元的无抵押贷款解了她的围,她说:“如果没有拿到这20万元贷款的话,今年的电商销售前期准备工作将遇到很大困难。农信社的信用贷款,真的是雪中送炭。”
为完善农村电商扶贫信贷支持体系,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切实加大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广西农村信用社为电商发展提供了全产业链式的信贷服务。围绕广西特色产业,支持农村电商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资销售企业、个体工商户,种植户或企业,冷链物流企业,经销商、零售终端以及产品深加工企业都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广西农信社的信贷支持。
截至11月末,广西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4098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3434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324亿元,发放贫困户贷款39万户,贫困户贷款余额 187亿元,为广西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