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蜂蜜这一天然的营养保健品日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近几年来,由于个别地区蜂蜜造假和蜂蜜产品的低质低价竞争,给我国的蜂蜜产品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然而现行的《蜂蜜》国家标准不能解决蜂蜜掺假的判定问题,消费者普遍担心买不到真蜂蜜、好蜂蜜,如何化解这一困扰,让消费者买到放心的蜂蜜产品?由中国蜂产品协会发布实施的《中国蜂产品协会团体标准 蜂蜜》为这一问题找到了解决方法。
协会团体标准
是比国家标准更严的标准
中国蜂产品协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我国的蜂产品市场日益扩大,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不少企业为了获取暴利,往蜂蜜里勾兑大米糖浆,制造所谓的‘指标蜜’,即传统蜂蜜检测技术很难检测出掺假成分的一种假蜂蜜。更有部分蜂农为了追逐利益,会给蜜蜂喂糖和糖浆。而且我国《蜂蜜》国家标准(GB14963-2011)主要是偏向卫生方面的标准,不是质量方面,虽然该标准于2012年进行了修订,也仅规定了蜂蜜的定义及蜜源,强化了对理化指标及微生物等方面的要求,对假蜂蜜仍难以检出。”
如何检验蜂蜜掺假?不少业内人士都表示,要规范市场秩序,确保蜂产品质量安全,必须对症下药,制定新的标准。而国务院于2015年3月发布的《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则为协会解决蜂产品缺乏标准问题带来了契机。通知提到,在标准制定主体上,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标准,供市场自愿选用,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在标准管理上,对团体标准不设行政许可,由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自主制定发布,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
2015年7月,中国蜂产品协会提出了制定中国蜂产品协会团体标准《蜂蜜》的工作计划,组成了有各方面专家参加的标准起草小组,起草了协会《蜂蜜》团体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并于同年9月29日提交专家审定组进行了审定,同意《蜂蜜》团体标准发布实施,9月30 日在国家标准委的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公布。2016年3月30 日该团体标准正式实施。
针对《蜂蜜》团体标准的制定实施,中国蜂产品协会会长王啉表示,我们要让消费者认识到国家标准不是最高标准,而是基本保障,是最低标准,协会团体标准是比国家标准更高更严的标准。我们相信,通过《蜂蜜》团体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将对我国蜂蜜市场的净化、蜂蜜产品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填补国标空白
辨别真蜂蜜不再困难
老杨是一名四川的蜂农,养蜂已有30余年。他透露,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蜂蜜大多分三种,一种是糖浆勾兑制成的“指标蜜”,虽符合国标但是假蜜,用的是20%的蜂蜜加80%的糖浆勾兑成的,成本在3元左右,市场占有率较大;其次是水蜜即含水量大的蜂蜜,采购价多在10元左右,市场占有率最大;第三种是真正的成熟蜜,这种市场占有率小。此外,还有一些不法厂商玩文字游戏,把果葡糖浆当蜂蜜卖给消费者。
据记者了解,我国年产蜂蜜44.8万吨,出口11万吨、内销 33.8万吨,国内市场上流通的“指标蜜”有100万吨。根据业内公认的估计数据,市场上纯假蜂蜜为30%左右,掺有其他物质的蜂蜜为40%左右,普通真蜂蜜为20%,好品质蜂蜜为10%左右。也就是说,“掺假蜜”产品约占市场七成份额。
说起《蜂蜜》团体标准,老杨带着一丝期待。他表示:“如果能从标准上区分真假蜂蜜,让消费者知道蜂蜜的构成,我们的真蜂蜜才能卖出去。希望这个团体标准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对此,王啉说:“《蜂蜜》团体标准在制定的过程中就是以打击蜂蜜掺假、净化蜂蜜市场为目的的,所以针对蜂蜜掺假我们在《蜂蜜》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四项新的标准,这四项标准都是国标所没有涉及的。”
“第一,我们在标准中增加了蜂蜜真实性判定的检验方法。”王啉告诉记者,“这次制定的《蜂蜜》团体标准,保留了《蜂蜜》行业标准中碳-4植物糖检验方法,并在‘真实性要求’中增加了‘采用GB/T 18932.1和已实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本团体标准规定的其它方法’。”
第二,蜂蜜中的主要理化指标优于国家标准。《蜂蜜》团体标准中规定的优级品和特级品两个等级的蜂蜜中,水分、果糖和葡萄糖等指标优于《蜂蜜》国家标准,达到和接近成熟蜂蜜的指标。 三是《蜂蜜》团体标准增加了《蜂蜜》国家标准中没有的一些理化指标,以确保蜂蜜的高质量。相比《蜂蜜》国家标准,《蜂蜜》团体标准增加了蜂蜜中酸度、羟甲基糠醛、淀粉酶活性、灰分和甘油等指标的检测并提出了数值要求。四是《蜂蜜》团体标准划分了产品等级。《蜂蜜》团体标准根据蜂蜜的理化指标不同,分为合格品、优级品、特级品三个等级。符合《蜂蜜》国家标准的为合格品,符合《蜂蜜》行业标准的为优级品,符合协会《中国蜂产品证明标志》的蜂蜜质量指标要求并加贴《中国蜂产品证明标志》的为特级品。特级品的蜂蜜是按协会要求建立了溯源体系可追溯的产品。
“我们希望通过新增加的这四项内容能够对打击蜂蜜掺假,净化蜂蜜市场有所突破,这对提高蜂蜜产品质量、确保消费者权益、促进蜂业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都具有重要意义。”王啉表示。
此外,依据现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规定,“在国内生产并在国内销售的预包装食品(不包括进口预包装食品)应标示产品所执行的标准代号和顺序号。”,中国蜂产品协会要求采用协会《蜂蜜》团体标准的蜂蜜产品在其产品标签上标注“采用《中国蜂产品协会团体标准 蜂蜜》”字样,同时标注蜂蜜产品相应的质量等级,以利于消费者识别选购。
“我国蜂业正处于调整产品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把我国蜂业由数量型大国转变成质量效益强国,是我国蜂业当前的主要任务。因此,我们认为制定推广团体标准,坚持标准引领,对于加快我国蜂业的转型升级,加快我国蜂业向质量效益强国的转变,全面提高我国蜂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着重大意义。《蜂蜜》团体标准自今年3月开始实施以来,如今已有53家蜂蜜生产企业表示执行这项标准。我们相信接下来,一定会有更多的蜂业企业自愿采用这个以‘促进优质优价、打击蜂蜜掺假、提高蜂蜜质量’为己任的《蜂蜜》团体标准。消费者也会逐步了解和喜欢采用协会《蜂蜜》团体标准的蜂蜜产品。”王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