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深冬,清晨6点。天空还是黑黝黝的,一片清冷,没有人愿意离开温暖的被窝。天津中农化肥储运贸易有限公司的班车司机郑玉生已经早早出门,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
牢记职责 驾驶26年零事故
1961年7月,郑玉生出生于天津一个普通家庭。因为母亲是天津供销合作社系统的老员工,在1981年毕业后,郑玉生子承母业来到了当时的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化肥农药采购供应站杨村仓库工作。
初来杨村仓库,郑玉生是仓库消防队的消防员。他虚心学习、踏实肯干,很快就成为仓库消防队的骨干。“自律、认真、尽责”,是仓库老领导对他的评价。他也以这6个字为工作准则,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
1990年,郑玉生加入仓库司机班,成为了一名班车司机。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雨,他都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他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不走样,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不管多么辛苦劳累,他都牢记“千重要,万重要,安全行驶最重要”。这么多年来,在交通工作中从未发生过事故。
在行车过程中,他严格做到“四不”:不开英雄车、不开斗气车、不酒后驾车、不强行超车。他遵守交通规定,在相互会车时,做到 “宁停三分钟,不抢一秒钟”;转弯时牢记“靠左,鸣号,减速”等操作规定。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一套安全行车方法:一是警钟长鸣、安全第一,不骄傲、不自满、不存侥幸心理;二是吸取别人经验教训,不断总结充实提高自己的驾驶技术;三是眼勤、耳勤、鼻灵,即行车中眼睛勤,看仪表工作情况;耳勤听发动机、底盘工作是否正常,是否有无异响;鼻灵要及时闻到有无异味,做到万无一失。正是他正确处理了人、车、路、天气、任务等相互间的关系,才真正做到了26年来安全行驶百万公里无任何责任事故。
自加入司机班以来,郑玉生坚持每次出车前对车辆轮胎、各部位螺丝、各油路等关键部位进行仔细检查,定期对车辆进行维修保养,发现问题及时排除。他把车辆当成一个有生命、有感情的朋友,用心呵护,哪怕出了一点儿小毛病,他都放在心上,从不让车辆带着问题行驶。不光如此,他还把车内外卫生打扫得干净整洁,让同事们乘坐舒适又温馨。
无论严寒、酷暑、节庆假日,他几乎全年无休,26年如一日。他牺牲了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坚持不因个人原因影响班车的正常运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着。
光荣入党 责任大于荣誉
2000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入党后,郑玉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怕脏累、不辞辛劳、不计报酬,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还经常协助公司的消防安全工作,在同事中有口皆碑,真正起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2016年,郑玉生被任命为公司安全主管。同年,被评为市社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在荣誉面前,郑玉生没有骄傲,依旧以一颗平常心,踏踏实实地工作。他在个人总结中写道:“一要服从领导,服从安排,一切行动听指挥,维护公司纪律的严肃性;二要遵章守纪,保证和维护公司制度的绝对权威;三要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把‘安全’二字贯穿在驾驶的始终;四要团结协作,积极配合公司的各项工作,和同志们团结一致使公司的未来更美好……”
郑玉生常说:“我是老供销合作社人的后代,不能给前辈们抹黑。”的确,作为老供销合作社人,经历过阳光和煦,也体验过暴雨倾盆。在改革的大潮中,既需要不断探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先行者,也需要任劳任怨、兢兢业业、风雨兼程的同路人。正是有了无数像郑玉生这样平凡又伟大的供销合作社人奉献着自己的勤劳与智慧、责任与担当,才铸就了供销合作社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单位:天津中农化肥储运贸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