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12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品牌引领 “金莲”飘香
——江苏省镇江金莲食品有限公司的品牌历练之路
□ 本报记者 高瑞霞

公司的检测中心。
公司精品包装芝麻油系列产品。
普通装芝麻油系列产品。

    

  近日,国家工商总局下发文件,正式认定江苏省镇江金莲食品有限公司注册使用的29类芝麻油、食用植物油等商品上的“金莲”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至此,镇江市“中国驰名商标”数增加到46个,镇江市供销合作社系统也实现了“中国驰名商标”数零的突破。

  镇江金莲食品有限公司原名镇江市金莲小磨麻油厂,是镇江市润州区供销合作社下属企业,建办于1989年3月。公司生产的“金莲”牌纯正芝麻油系江苏传统产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金莲食品有限公司不仅站稳了“脚跟”,还越办越大、越做越强。2015年,公司销售额首次突破1000万元大关。

  现在,几乎每个镇江人都知道“金莲”,全国大多数省份也都有“金莲”的身影。它甚至还漂洋过海,远销澳洲和非洲,香飘万里。

质量为基 筑牢品牌

    “对于企业的生命线——质量,我们狠抓不放。在实际操作中,差错再小,也不放过。”金莲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小平说。自从公司组建以来,一直以“诚实守信、团结奉献、创新拼搏、争创一流”为企业精神,以“强化目标管理、永恒质量主题、打造业内精品、铸就‘金莲’品牌”为企业质量方针,严格遵守国家《食品安全法》和《安全生产操作规范》,着力在产品质量上把好四大关,即原料关、加工关、检验关和销售关。

    “公司所选用的白芝麻全部来自江西省九江绿色食品产业基地,黑芝麻则是来自江西省进贤有机食品产业基地。所有的原料只有检验合格,方可投入生产。”陈小平向记者介绍,原料选择好只是第一步,想要生产出优质的麻油,必须有一套严格的生产规程。芝麻选择好以后,接下来就是除杂,把芝麻里杂物清理干净,然后进入焙炒车间;炒熟后,输送到全自动压榨机中压榨,压榨出芝麻油(俗称毛油,浑厚不透亮)。随后毛油进入输油管道,送到板框过滤,计重后再经管道输送到一次沉淀箱。20天后形成清油,再将清油输送到二次沉淀罐,防止有油脚泛起。3天—5天后,备用灌装,直至完成灌装。“检验合格的芝麻要先除杂再焙炒,280℃—300℃的温度下在锅时间25分钟左右,芝麻成熟率达到98%才可以出锅,之后才是其他的工序。整个生产过程中,全部采用物理方法,产品没有任何添加剂。”陈小平表示,“原始压榨,没有任何添加剂”一直是产品的最大卖点,也是消费者选择“金莲”的原因所在。

    装罐完成后,还有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检验。专业人员对毛油和灌装完成后的麻油进行出厂前检测,检测合格后才能上市销售。“诸如卫生指标、重金属污染物、农药残留等质量指标,我们都会送到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只有过关了,才会投放到市场。”陈小平介绍,这个环节要求工作人员认真负责,不能出一点差错。每个产品上都有一个喷码,如果出现任何问题,相关检测员将会受到处罚。

    合理的生产规程、严格的管理标准让“金莲”麻油在市场上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但是,紧随而来的却是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有个企业为产品注册了‘银莲’商标,与我们商标的相似度非常高。消费者对此很疑惑,对公司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陈小平表示,针对此事,公司求助了当地的工商部门和公安局,但是经调查,对方是合法注册,这件事也只能不了了之。如何才能确保“金莲”不被冒用?公司把眼光投向了“中国驰名商标”的申办上。“中国驰名商标”是在中国范围内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品牌。它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商标保护的一个体系。各国政府都对“驰名商标”进行了特别保护,我国更是制定专门法律加大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驰名商标”除了得到消费者普遍认可外,更成为消费者对企业综合实力、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的评价指标之一,也是企业维权打假的“绿色通道”。

    于是,公司专门成立了申请小组,从人力、财力上给予极大的支持。历时两年的时间,终于申办成功。“成功申办,不仅证明了公司产品的品质上乘,也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再加上了一个砝码。”陈小平表示,趁热打铁。申请成功后,公司马上举办了“答问题 送麻油”活动。消费者在公司微信上参与活动,回答问题就可以获得公司送出的精品麻油。这个活动让更多的消费者获悉“金莲”麻油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为公司的品牌宣传再添了一把火。

创新为魂 科技制胜

    9月24日,当飘着浓浓香味的成品菜籽油流出的那一刻,陈小平心里激动不已。这不仅标志着公司菜籽油压榨生产线正式投入生产,也标志着公司在创新上更上层楼。

    “我从1989年来到麻油厂,一直主抓麻油的生产和销售,至今已经有17个年头了。麻油厂从过去的小作坊式的生产到现在标准化的生产车间,从过去的简单机器压榨到现在的全自动电脑温控萃取,从过去的单一品种到现在的白芝麻油、黑芝麻油、菜籽油、芝麻酱、料酒等十多个系列产品,每一步都离不开对‘创新’的追求。”陈小平向记者介绍,芝麻油原来采用传统“水代法”工艺(炒、磨、晃),生产工艺最原始,费时费工出油率低;2000年改为机械压榨工艺,采用95型榨油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2007年对生产设备进行改造,改用电炒锅炒籽,榨油机95型改为125型。既有效保护了环境,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实际生产中,公司不断对生产设备进行改造创新,并获得了3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包括两个芝麻油设备实用新型专利及1个菜籽油设备新型实用专利,还有1项发明专利正在申报中。芝麻油设备实用新型专利解决了炒籽时榨油机空转从而影响麻油品质的问题,让压榨速度和炒籽实现了无缝对接。此外,这种新型专利还解决了出料口出料不均匀的问题,让加料、出料实现了平均分配,让生产的流程更顺畅。“技术上的不断创新,推动了生产流程的不断改进,也让产品品质得到了很大提升。这是我们与同行最大的不同,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陈小平如是说。

    近年来,公司系列纯芝麻香油等主打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扩大优势,公司在狠抓产品质量、扩大销售的同时,不断加大投入,积极拓展新项目、研发新产品。今年,公司投入了100万元引进菜籽油压榨生产线项目。该项目历时两个多月的建设安装并进行试生产,待正常投产后,预计年生产菜籽油将超过1000吨。

    此外,公司除引进先进的检测、全自动榨油机、滤油机、灌装机、贴标机等设备外,还加强了与江南大学、江苏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合作,开发了黑芝麻香油、芝麻酱、料酒等新品,深受市场青睐。同时,不断完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定期加强职工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培训,规范各环节科学管理;实施绩效考核,充分调动营销人员的积极性,积极拓展销售地域和渠道,产品进驻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华润苏果、山姆会员超市等大型连锁卖场,很多农村偏远小店也能看到“金莲”系列产品。

    “麻油生产的工艺流程并不复杂,这也就意味着单一的麻油产品并不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再加上粮油是大众消费品,价格受政府监控,想要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是很困难的。因此,在接下来,我们会加大科研力度,从芝麻饼中提取生物肽,进军保健品市场,为企业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陈小平对记者说,2017年将是公司“创新”成果能否成型最关键的一年。对于他来说,2017年也将是攻坚克难的一年。为此,他已做好了全部的准备,迎接新的挑战、新的机遇。


对话

    名片

    陈小平 江苏省镇江金莲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记者:“中国驰名商标”申请成功后,公司有什么新举措?

    陈小平:“中国驰名商标”申请成功后,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因此,在接下来,我们主要还是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产品质量绝对过关。此外,还要建立商标管理机构及商标危机管理体系,客观评价商标形象和企业信誉,找出薄弱环节,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并不断改进、完善和加强管理。在危机事件发生后能主动、及时、真诚地处理控制商标危机事件,对危机事件发生的原因、后果、处理措施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形成有利于应对危机的方法。同时,我们将对产品包装进行更新换代,新包装将会在春节前上市。

    记者:在销售方式上,公司有什么样的创新?

  陈小平:对于生产型的企业来说,品牌优势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销售来实现的。长期以来,我们都非常重视销售工作。在今年,我们把销售团队单独分出来,与系统外精于销售的企业共同合作,成立了销售股份制公司,进一步推动产品的销售。同时,我们将建立起中长期的市场营销体系,不断挖掘市场潜力,在5年—10年内以省市级为一级代理商、地市级为二级代理商,将产品销售覆盖全国。此外,以国家级新闻媒体为载体,宣传企业形象、展示产品品质和企业商业信誉,不断地提升商标的市场价值。

    记者:公司有没有自己的网络平台,是否尝试过电商销售?

  陈小平:公司在淘宝网上有网店,但是销售效果不理想。因为芝麻油是玻璃瓶装,在运输过程中易碎。这样一来,快递公司不愿意承担责任,且快递费用也比较高。此外,在家下厨的大多是中老年人为主,这部分群体对网络营销操作不是很熟悉。由于这两个原因,芝麻油在网络上销售的成绩一直不好。我们一直在寻找更合适的解决办法,比如更换成塑料包装,但是长期使用塑料包装会使芝麻油品质产生变化。因此,如何才能寻找到更适合网络销售的包装材料,将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短期内,实体店销售仍然是我们主要采取的推广方式。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