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防城港市社
“供销e家”特色馆上线运营
本报讯 近日,“供销e家”广西防城港特色馆正式上线运营,为该市特色农产品销售再添新平台。据介绍,平台将利用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的资源,搭建购销网络,助力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
广西省防城港市供销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提升和深化综合服务职能,加强电子商务营运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农村经营服务网点信息化改造,构建乡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解决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进城“最先一公里”问题。按照计划,到2020年,防城港市将建设农村电子商务网点100个。
(韦荣兵 郭楚洋)
江苏镇江市社
联手“供销e家” “农资惠”更实惠
本报讯 日前,江苏省镇江丹阳市延陵镇麦溪村村民张仁锁来到“麦溪农资经营服务部”买复合肥。他一进门就被摆在门前的一台大屏幕的购物“电脑”给吸引了过去。“老张,这上面的种子、农药、化肥什么都有的卖,你今天需要买些什么?”麦溪农资经营服务部负责人赵军祥站在“电脑”前给张仁锁展示电脑内的产品和价格。该“电脑”其实就是“农资惠”智能购物终端,电脑内除了显示种子商城、农药商城、化肥商城、农机商城等板块外,还有庄稼医院、农机培训等内容,只要用手指点击相应板块的屏幕,就能浏览里面的内容。
农资供应是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传统业务和支柱产业,事关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大局。今年年初,镇江市社在原有“放心农资惠千家”服务品牌基础上,注入互联网元素,联手“供销e家”、省社“地平线”“供销网城”和镇江亚夫在线实业有限公司,在全市倾力打造集农资销售、技术指导、测土配方、农民培训、信息发布、质量追溯等功能于一体线上线下同步运行的标准化“农资惠”服务平台。
“农资惠”服务平台创建工作,也被列入了2016年市委“六个年”重点任务,并力争创成市级机关年度十佳服务品牌。经过前期的精心筹备,12月初,“农资惠”服务平台正式开始运行。
“原来我到这里来买复合肥,价格都是135元一袋,今天通过‘农资惠’平台,只要125元就能买到了。”买了一袋复合肥后,张仁锁笑着说,在“农资惠”上购物比以前实惠了。
赵军祥介绍,如今通过“农资惠”平台,不仅可以了解到全市统一的农资指导价格,享受供销农资供应网点的“特价”,农民选择的空间也大大增加。如果经营部内没有农民需要的产品,可以通过服务平台来购买,而且送货上门。
据镇江市社农资惠项目部经理曹宁介绍,标准化“农资惠”服务平台设有农资展厅、庄稼医院、农技培训、病虫害图谱以及资讯行情五个板块,已在丹阳、句容、扬中、丹徒精选了30个农资供应点进行“农资惠”服务网点创建,“农资惠”服务网点的农资将以零差率价格进行销售,让广大农户最大限度地降低种植成本,真正意义上减轻农民负担。
目前,镇江全市标准化“农资惠”服务网点已按标准成功创建31家,其中丹阳12家、句容9家、丹徒7家、扬中3家,提前2个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截至12月8日,已成功实现网上销售85万元。下一步,计划2017年创建80家服务网点,2018年再创建80家服务网点,于2018年底实现全市标准化“农资惠”服务平台全覆盖。
(姜 震)
四川南允市社
网销农产品5000多万元
本报讯 12月12日,从四川省南允市供销合作社获悉,南允市供销合作社电商在去年10月链入“供销e家”运行以来,各县(市、区)均建立了农产品电商平台,网络销售额已达5000多万元。
在嘉陵区,一家名为“中国农夫商城”的店铺虽然只有近100平方米的面积,但店内货架上摆放有茶叶、酒、牛肉、米、油、蛋等琳琅满目的待售产品,一些家住附近的市民正在店内选购。“这些鸡蛋还粘着泥土,一看就是农村的土鸡蛋,我们经常在这买东西。”一位选购的市民说。
这家线下实体店属于嘉陵区供销合作社。“通过网络平台下单,我们的产品已销售到北京市、深圳市和广安市等地。在今年农忙时,通过网络平台,仅农资产品的销售收入就达到100万元。”该店负责人说。他们跟当地100多家农民合作社和民营企业合作,现在网店的销售产品已有200多种,在实现销售收入的同时,今年6月还通过电商平台的宣传,帮助嘉陵区一些贫困村在数天内销售了4吨多李子、帮助100多家农户解决了销售难题。
“电商发展势在必行,要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我们就要为企业、合作社等搭建网络销售平台。”市社相关负责人介绍,市社主导成立了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协会,市社、高坪区与大唐农民合作社共同出资100万元组建了一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了南充市农产品电子商务管理服务中心,与总社“供销e家”平台实现了成功对接。目前,各县(市、区)均建立农产品电商平台,新建农村电商服务站(点)173个,成立电商协会4个,实现网络销售额5000多万元。
(川 文)
宁夏彭阳县社
打造“网上供销社”
本报讯 12月以来,宁夏彭阳县在“供销e家”平台建成的“供销社宁夏彭阳土特产馆”开启线上销售模式,并迎来多笔订单,23大类商品使彭阳“网上供销社”商品琳琅满目。
“开设米面杂粮、肉食禽蛋等10个服务窗口,通过直通车式的专项商品种类介绍,推送彭阳土特产走向全国各地。”彭阳县供销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打造电子商务龙头企业,为特色农产品品牌网上推介宣传和产品线上展示与销售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胡麻油、黄酒、果脯、小杂粮、清真牛羊肉等产品热销。还建成县级电子商务运营中心1家、乡级电子商务运营中心3家、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36家,培育电商网络实用人才50多人。
据介绍,今年“双十一”彭阳县农产品网销突破百万元,“彭阳特产”备受青睐。目前,彭阳正推进实施“互联网+”脱贫行动计划,发挥供销合作社扎根农村、贴近农民、网络健全的优势,探索电商扶贫新业态、新路径,加快农村贫困地区电子商务发展,打造好“网上供销社”。
(丁建峰)
广东英山县社
举办“供销e家”移民电商服务站培训班
本报讯 12月8日—14日,广东省英山县移民局联合英山县供销惠农电商公司开展首期“供销e家”移民电商服务站培训班,进行业务再升级及培训。
此次培训的“供销e家”移民电商服务站来自全县10个乡镇共计15家,是由英山县移民局联合英山县供销合作社从全县的“供销e家”移民电商服务站中精心挑选的,具有代表性、前期电商业绩佳、愿意从事移民片区和库区周边农村电商行业的服务站。
为了进一步优化服务站的服务环境,县移民局对这次挑选的15家移民电商服务每家配送品牌42吋液晶电视一台、21.5吋一体机电脑一台。此举是为了“供销e家”移民服务站能更好地为英山移民片区和库区的农民服务,更好地服务农民,通过电商助力农民致富。这也是英山县移民局和英山县供销合作社助力“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有力举措。
(英 文)
四川遂宁市社
举办2016年农民合作社电商培训班
本报讯 为提高遂宁市农民合作社电子商务意识,拓宽营销渠道,加快全市农产品的流通、销售,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12月15日,四川省遂宁市供销合作社组织来自全市三县两区的150余名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参加2016年遂宁农民合作社电子商务培训。
培训班邀请“供销e家”的专家,结合实际案例,从传统企业如何利用好电商平台,微信营销及微网站建设,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及淘宝、天猫平台应用,企业如何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开拓国际市场,阿里电商生态圈介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并为有志于从事电子商务的合作社创业者支招解惑。
培训结束后,参加培训的150余名农民合作社的负责人还现场参观了射洪“供销e家”电子商务孵化中心以及射洪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
据悉,该市积极探索发展“互联网+农业物联网”和B2B、B2C、O2O等电商模式。目前全市在网销售的农产品达340种。同时,还打通县级服务中心到村级服务站的物流配送环节,为特色农产品经营户提供了统一的货源组织、收购、订单处理、产品包装、运递投送等增值服务,从而实现了“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功能,所有“进城农产品”2天内到县物流中心,7天内到用户手中。据统计,2016年前三季度,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农产品进城”销售8000余万元。
(郑 兵)
河南上蔡电商
上连“供销e家” 下通当地乡村
河南省上蔡县供销合作社发挥农业大县的资源优势和历史文化优势,依托供销传统产业、整合基层网络体系,于2015年8月控股成立上蔡县百汇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016年6月驻马店市供销合作社投资260万元入股该公司,着力打造以市供销合作社为指导、统筹全市电商发展、业务覆盖九县一市的电子商务经营体系。目前,该公司通过“供销e家”、百汇通电子商务农资商城网络,已实现销售额1023万元。公司得到了上蔡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给予重点支持,前两年上缴企业所得税给予100%返还,后3年上缴企业所得税地方税收留成部分给予50%返还;每年给予示范村级服务站2万元的奖励。
重点打造县级运营中心
该社按照“政府主导、供销主推、企业主体”的原则,结合县供销合作社实际,制定区域运营实施方案,引进电商人才组建运营团队,建立百汇通供销商城,创新发展新型商业模式。运营中心现拥有“供销e家”、百汇通农资商城、供销海外购等电商平台,平均每天的订单量达到130多单;打造了集电子商务运营服务、特色农产品展示、物流仓储配送、电子商务培训等功能于一体化的8000平方米电商运营中心,包括中国供销海外购跨境贸易展示、进口平行车体验、物流仓储分拣、天中农特产品、农资产品展示、电子商务孵化、网络推广营销等板块。
提升网点综合服务能力
该社以村级基层网点信息化升级改造为突破口,对村级综合服务社实行了“五统一”改造,即统一系统管理、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着装、统一店面形象,建设基层供销合作社物流配送中转站22个、完善庄稼医院22个,信息化升级改造基层网点185个,网点配置购物显示屏、电脑、收款打印一体机等设备。在提供便民超市传统服务的基础上,增加网上代买农资、农机具、家电、手机、服装等商品,提供网上代售农特产品、民俗工艺品,代缴话费、水电费,收发快递、就诊预约、车票预订、代找工作、保险代理、农村金融、再生资源回收、测土配方、病虫害防治、土地托管等新型便民服务,努力打造功能齐全、服务全面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
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该社秉承“先服务后业务”的理念,线上依托“供销e家”、“百汇通”平台开设“古蔡特色馆”、农资商城,整合县域优质农特产品资源,挖掘和组织本地特色农产品进行线上营销推广、策划包装。现有晨钟生物、盛世粮油、百年磨、五洲丰等36家企业免费入驻了上述平台,享誉国内的上蔡冬桃、重阳菊花茶、岳香香油、西何粉条、久久胚芽粉、状元红酒、“巨型一号丝瓜水”等具有上蔡特色的农特产品,顺利实现网上销售。
线下以百汇通电子商务公司物流配送中心为依托、22个乡镇供销合作社为中转、村级网点为终端,对农民所需的生产、生活资料及时调配,打造“县配送、乡中转、村服务”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格局。特别在农资销售上,百汇通公司与山东金正大集团、中农五洲丰化肥等知名厂家合作,打破层层代理模式,取消中间环节,供销专供价格低于市场价,由各终端站点负责人帮助农户实行网上订购,让利于民的做法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公司在农资供应旺季每天单个终端网络的订购量和销售量达10吨左右。
强化电商宣传人才培训
通过“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专项培训项目对电商培训补贴经费,对农民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社、家庭农场、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及初创业者分6期开展专项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农产品可视化营销技能培训、“互联网+传统门店”经营创新策略等,现已培训人员480人,为电商推广培训了人才,增强了凝聚力,提升了供销合作社形象。同时,利用县电视台、微信自媒体、户外广告等传播渠道,以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推进电子商务发展为主题,依托政府对电商协会、电商企业、电商平台、电商运营体系进行免费宣传推广,并向农民群众宣传电商消费知识,营造全民参与电商的良好氛围。
(弓 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