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是金华市供销合作社市本级直属的股份制企业,刚改制时资不抵债,员工只有几十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如今公司员工达300余人,净资产已经过亿元,成为全国农资流通龙头骨干企业,业务范围也从传统的农资经营拓展到了酒店服务、化纤制造、再生资源、理财服务等领域。
这家农资公司的发展之路缘何走得既快又稳?金华市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主任陈福雨道出其中奥秘:在大量的经济活动中,抓住党风廉政建设这个关键,树起牢不可破的规矩。党风廉政建设不仅没有捆绑住金华市供销合作社的手脚,反而推动着他们一路前行。在近几年经济面临下行的大环境下,金华市供销合作社市本级企业自2012年以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等经济指标每年增幅均保持高位增长,且本级的社有经济的份额占了全市系统的半壁江山。其中,几年来利润总额的年增幅保持30%以上,资产总额的年增幅达87%。到2015年底,市本级企业的利润总额达到4004万元,资产总额达到16.97亿元,社会贡献总额达到8203万元,发展态势良好。
陈福雨说,供销合作社相比其他部门,涉及的工程项目更多、业务领域更广、经济往来更频繁,商业气息更重,反腐倡廉的任务也更艰巨。比如金华市本级的企业经营业务涉及大型市场、农资供应、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化纤生产、酒店服务、石化等领域。
“金华市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针对各个层面分门别类地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抓党风廉政建设关键是要抓到点子上。”陈福雨说,这个制度体系实现了管理对象的全覆盖,也提高了管理手段的精准度。比如,领导干部必须模范遵守各项纪律要求,认真谋划事业发展、战略布局;企业经营骨干必须遵守根据公司生产经营实际量身定制的党风廉政要求和奖惩激励制度,凭实绩和能力说话;基层的员工则要遵守廉洁自律公约。今年6月27日,投资近20亿的华东金华农产品物流中心开工。作为项目建设单位,金华市供销合作社未雨绸缪,7月1日项目基建办即成立临时党支部,同时出台工程廉政建设规章制度。前期工作程序、招投标活动、建设资金管理等十余项规定被一一关进制度的笼子,项目建设管理人员头顶架起了“十不准”的高压线。
“工程质量有问题尚可补救,思想纪律上出了问题,造成的损失就难以估量了。”陈福雨说,只有始终心存敬畏,堵住制度漏洞,避开这些风险,全面从严治党才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供销合作事业才能不忘初心,永葆兴旺。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