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全球化的大市场中,金融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直接影响着财富的分配。”在2016年中国小额信贷国际峰会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如是指出。
11月29日至12月1日, 中国小额信贷联盟(以下简称“小贷联盟”)在北京亮马河会议中心举办了“2016年中国小额信贷国际峰会暨中国小额信贷联盟年会及培训班等第十二届峰会系列活动。
在致辞中,吴晓灵指出,2005年世界银行小额信贷年提出了普惠金融的概念,这是一个非常有创建性的倡议,十多年来,在国际组织和各类金融组织的努力下,以小额信贷为主的普惠金融在助推扶贫开发和提高人们金融服务可获得性上,做出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而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互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情况下,使得金融服务于长尾客户的可能性增加了,“我们应该借助技术的力量,再加上人文关怀的情怀,为贫困和低收入的人群做好线上、线下结合的各种金融服务,给低收入人群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本次年会系列活动以“普惠与融合”为主题,银监会、社科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长期支持中国小额信贷行业发展的相关部委和有关机构的领导应邀出席了峰会,来自亚欧8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小贷行业机构和行业协会的代表与我国小贷与普惠金融领域的从业者、扶贫减贫工作者、数字金融科技技术研究者等近500人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小额信贷与普惠金融事业的发展前景与方向。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领域的改革开放以及国内小额信贷的不断壮大,全球小额信贷发展趋势逐渐融合。
对此,小贷联盟理事长杜晓山认为,全球小额信贷和普惠金融的融合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小额信贷融合到普惠金融体系的生态之中;二是金融技术创新与金融业务创新融合;三是金融的商业性与社会性融合。
会上,嘉宾们围绕小额信贷与普惠金融的关键问题进行了三场主题演讲,并参与分论坛、研讨会及专题会的研讨。同时,会议发出了“金融报国、小贷惠民”的强烈呼声,并为那些对中国小额信贷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颁发了 “中国小额信贷杰出贡献奖”,以表彰他们一直坚守初心,将毕生心血奉献给小额信贷事业的优秀事迹。此外,小贷联盟还在此次峰会上发起了“中国小额信贷风险评估”网络调查问卷,以弥补中国小额信贷行业风险评估报告的空白。该调查活动将持续到今年年底,小贷联盟将与上海交通大学普惠金融创新中心共同发布《中国小额信贷行业风险评估报告》。
据悉,截至2016年11月,小贷联盟共有正式会员180家,覆盖全国26个省市。会员有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P2P小额信贷信息中介机构、其他行业服务机构(研究、培训、评级、咨询机构等)、省市级行业协会等各种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