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2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喝茶有见解”篇(十二)
这些普洱茶知识,都知道吗?


    什么是渥堆发酵?

    如果要求只是质量合格,那么首先要有一定数量的毛茶原料,至少需要几百公斤,几吨最好,堆子做大些堆温容易起得来。然后对晒青毛茶原料进行潮水,一般潮水后水分占比40%左右,当然各地空气温湿度不一样可进行调整。接下来就是发酵,堆子可做高点也可做低点,一般至少要在1米。发酵过程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翻堆,什么时候翻堆依据是茶叶发酵状态和堆温,不同发酵师傅掌握不一样,关键在于创造适合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抑制杂菌生长,堆子表层和里层适时轮换以发酵均匀。

    经过几次翻堆后茶叶逐渐发酵熟化,根据对成熟度需要来决定是否出堆,当然整个过程水分是关键因素,发酵过程缺水需适当补水,决定出堆前要通沟使水分较快散失,水分散失至10%左右发酵基本停止,发酵结束。

    由于技术的发展,现在发酵熟茶时有添加菌种和离地发酵的做法。能够提高发酵的效率,稳定发酵品质。

    对于普洱茶来说, 是不是茶叶越嫩,内含物质越丰富?

    一芽一二叶的内含物质相对来说是最为丰富的,过于粗老和过于细嫩的茶叶,内含物质总量都相对少一些,因为一芽一二叶的茶也算得上细嫩,所以一般来说较为细嫩的茶叶内含物质总量较多,但是内含物质多不见得就适口。细嫩的茶叶内含物质多为咖啡碱和茶多酚类,而对于普洱茶而言,醇和是一个很讲究的品质特征,如果溶于水的糖类物质不足,则影响该品质,而粗老茶的糖类物质含量就要高于细嫩茶。

    怎么区别普洱老茶和新茶?

    生     茶

    看外形:老茶饼面泛黄,新茶饼面偏绿。看茶汤:老茶茶汤偏黄,新茶茶汤泛绿。闻香气:老茶有香沉,内敛;生茶香气高扬,比较飘。品滋味:老茶苦涩较弱,润滑度好;新茶容易有青味,鲜爽度高,苦涩较重。

    熟    茶

    鉴别新茶和陈茶还可以看茶饼的松度,陈年茶因为经过与空气长期接触的氧化后,茶饼会松软一些,新饼则相反。

    怎么区别普洱原料中的春茶、秋茶与夏茶?

    春茶是指当年5月底之前采制的茶叶;夏茶是指6月初至7月初采制而成的茶叶;7月以后采制的当年茶叶,就算秋茶了。

    头春茶里“马蹄”会比较多,这里说的“马蹄”,非马的脚蹄,而是指茶中的木质化老梗。春茶和秋茶饱满,夏茶偏寡;秋茶外形看起来相对黄一些,春茶颜色更深一些。

    熟茶有堆味正常吗? 如何区别堆味和仓味?

    堆味就是一些霉腥味,是发酵过程中一些杂菌产生的,产生的原因是温度的不稳定,尤其低温环境下杂菌生长旺盛。因为高温55度的环境下能够生存的微生物相对较少。

    传统发酵中,接触地面的茶叶温度会偏低,使得杂菌生长,以至于发酵完成后不可避免的有堆味,而需要存放一定时间后,堆味才能褪尽。

    离地发酵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出现的,离地发酵出堆的熟茶,堆味较传统熟茶来说轻很多,但是火气也会大很多。

    堆味是渥堆发酵产生的味道,是描述一种类似混合酸、馊、霉、腥等不良感觉的发酵气味。仓味是存储产生的味道。堆味有湿腥味,仓味像打开陈年密封的旧箱子的气味。

    黄片是什么?能喝么?

    黄片是指老茶树上的老叶子,老黄片的形成,一般是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之外的第三叶,一般不会到第四叶;二是揉捻时没有揉捻到位,条索比较疏松的叶子,在这两个情况下,杀青会造成叶片颜色发黄或绿色更深,于是就有了老黄片。这些黄片,在制茶的过程中,这些老叶子因条索疏松、粗大在揉捻过程中不成条,常常被捡出来。

    在普洱茶体系中,鲜嫩的标准不像在绿茶体系那么坚挺。在许多老茶客看来,原料粗老一些的普洱茶后期存放的效果会更好,口感会更醇和。有经验的茶客会告诉你,黄片的冲泡,可以稍增加一点投茶量,最关键的是水一定要开,泡的时间一定要够,否则滋味就不能够充分展现。

    黄片都是粗老叶,苦涩味的咖啡碱和茶多酚含量较少,而甜味的糖类含量较多,对肠胃的刺激性小,喝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茶农在山上就会喝黄片。黄片由于其内质特点,还特别利于消食。由于多糖含量较为丰富,有降血糖的效果。

    为什么普洱茶原料一定要晒干?

    晒干是普洱茶加工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之一,这一低温干燥的过程保证了毛茶中有足够多的活性物质和微生物的保留,而这是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基础。

    如果用高温烘干,则微生物和活性物质残留得就很少,甚至没有,那么也就无法完成后期转化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