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 蕾)风景优美的贵州都匀螺蛳壳,是中国十大名茶“都匀毛尖”的核心产区,旖旎风景里一场毛尖茶生产的变革正悄悄打响。都匀市匀山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的现代化茶叶生态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
2015年,黔南州专业产销名优茶叶的龙头企业——都匀市匀山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441.2万元计划在都匀市螺丝壳新建1700亩茶园,打造出集“现代化机采+智能化生产+工业资源循环+茶旅一体化+”于一体的现代化茶叶生产项目,实现科学化、智能化、生态化、效能化发展的飞跃。
据该公司负责人卢永乾介绍,整个现代化茶叶生态项目将新建现代化机采茶园,包括1700亩茶叶基地建设、5.5公里机耕道路建设及“滴灌系统”建设。“滴灌系统”会根据茶叶长势及芽型、色泽、嫩度,自动置入土壤所缺茶叶生长的营养物质。并研制投入使用领先的智能化都匀毛尖生产线及都匀红茶生产线,直接把都匀毛尖茶的生产特性进行程序编程生产,有效排除人工参与因素造成的误差,在保证优质品质之上实现技术成本优势。
项目还变人工采摘为机械采摘,根据原料嫩度自动分选、分级,从而提高采摘效率。
此外,整个现代化茶叶生态项目将力争实现“生态循环”的茶叶生产新方式,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将不利于种植茶叶的225亩地发展成天然草场,再结合茶园肥料的需求,建造山羊养殖场。还通过600立方米沼气池的建设,采取“草→山羊食草→山羊粪便→沼气→废渣、沼液肥料→茶叶吸收”的循环模式。使沼液通过滴灌系统直接传输到茶叶根系,沉淀的沼渣直接滴灌到茶叶地,可节省大量肥料成本,且能全面补充茶树营养,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有机成分,确保茶树高产。
另外,还将借都匀螺丝壳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打造茶叶生态旅游观光片区,建造生态健康旅游接待中心、瀑布观光休闲步道、茶旅采摘园和茶叶手工加工体验园,推动茶产业从简单的物质消费向旅游文化享受的多样化、多层次发展,积极推行‘茶旅一体化’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在项目投产后,预计将实现都匀毛尖茶年产量43吨,都匀红茶年产量57吨;比现年产量20吨增幅80%左右。卢永乾表示,现代化茶叶生态生产项目在保障公司在良性发展模式不断壮大基础之上,还将实现有效推进都匀市茶产业发展,助力茶文化的进一步推广,力促市民人人识茶、人人品茶、人人说茶,力促都匀毛尖茶文化近播远宣,走进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