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6年12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魂牵梦绕·供销社
李群英:改变的是身份 不变的是初心

□ 金发安

    当你路过安徽省潜山县潘铺镇境内105国道旁,一座二层楼房上“为农 务农 姓农 服务中心”十个大字首先映入眼帘,这就是新成立的潜山县潘铺供销合作社所在地。

    提到潘铺供销合作社,还得从主人公李群英说起。李群英,1992年高中毕业后分配到了潜山县丝绸厂,成为了一名车间工人。在工作中,她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年年被评为“优秀职工”。1997年,因行业不景气,丝绸厂宣布破产。李群英在那一年下岗了。1998年,她和丈夫在家乡潘铺开始经营农业生产资料。她热情好客、服务周到,技术服务到位,大家称呼她是农民庄稼的“守护神”。2011年开始,她积极响应国家农业规模化经营号召,流转土地2500余亩从事粮食生产。其间,她还组建了安徽食为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潜山县食为天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潜山县群英农机合作社,分别任公司董事长和合作社理事长,成为了一位身兼多职、闻名遐迩的地方农民带头人。

    作为带头人,李群英时刻关注国家“三农”政策,心系周边农民群众。当看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时,她非常激动,认为这是事业发展的又一个机会来了。于是,她积极主动与潜山县供销合作社联系,并向县社领导提出了自己企业的发展构想与工作思路,在得到县社领导的充分认可和大力支持下,最终以安徽食为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占股49%、县社占股51%,采取股份合作模式于2015年8月组建了潜山县潘铺供销合作社,李群英担任主任。2016年6月6日,基层社举行揭牌仪式,正式对外营业。

    新型基层社成立了,如何发展就成了李群英面对的主要问题。其实,早在基层社成立之前,李群英就已经有了整体的发展规划。她按照《公司法》相关规定,完善了组织结构,为基层社选举了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同时,按照“一个中心”“两个公司”“两个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思路,以安徽食为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群英植物油加工有限公司为依托,以潜山县潘铺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中心为平台、以潜山县群英农机专业合作社为抓手、以潜山县食为天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为支撑,创新为农服务方式,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保姆式”农业社会化服务,切实做到“为农、务农、姓农”。

    “一个中心”——潘铺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中心是与农民联系最紧密的前沿阵地。它是集农资配送服务、“互联网+供销”、资金互助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今年以来,通过线上网下共经营,为农民配送化肥、农资、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金额达300万元,实现利润20万元。中心坚持“让利于民、争利于厂家”,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20%。当然,中心的职能不仅仅是为农民配送农资,还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包括测土增产施肥技术培训、农作物统防统治技术培训等,至今已开展现场培训20余次。为了帮助社员解决融资难题,中心稳步开展了资金互助合作金融服务。按照“社员制、封闭性”原则,在“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前提下,发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

    “两个合作社”——群英农机合作社和食为天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让基层社和农民的联结更加紧密。群英农机合作社主要为社员提供代种、代收与植保服务。合作社现有成员42名,农机马力1050匹、收割机4台、大型拖拉机4台、大型高速插秧机4台、飞防无人机2架。今年,合作社为农服务代种5000余亩、代收6200余亩、代耕4100余亩、统防统治5500余亩。食为天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则主要从事蔬菜、有机稻、瓜篓种植。今年,合作社已流转土地4200余亩,发展水稻无公害基地3500余亩、稻田养鳖基地100余亩、蔬菜基地200余亩、瓜篓种植基地400余亩。以基地示范推广带动326户社员及周边1029个农户共同致富、共同发展,形成利益共同体。

    “一个人致富没什么了不起,重要的是带领合作社及周边广大农民共同致富。”真诚的话语道出了一位供销合作社人朴素的情怀。

    李群英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她的带领下,安徽食为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在创立品牌、延伸产业链,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在植物油加工厂基础上,下一步将扩大规模,扩建有机米加工车间,走规模化、产业化之路,把潘铺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与农民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作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当地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服务平台。

    (作者单位:安徽省安庆市供销合作社)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