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江苏南通的清晨已有阵阵寒意。当记者来到南通市港闸幸福农贸市场门口时,一位瘦小的老人一直站在角落里,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记者问过才知道,她叫颜平,今年66岁。从12岁摆摊卖货,50余年里转战了6个农贸市场。2014年9月15日,幸福农贸市场开业当日,她把摊位搬到这里,成为首批经营户之一。“我们这个市场是第一好的市场!领导待我们经营户好,环境也好,生意也好,搬到这里我算是搬到站了,我心里感觉特别幸福。感谢供销社,感谢共产党!”她说,早上守在门口也是因为无意中听到有记者要来,想把这番肺腑之言告诉记者,以帮她转达对供销社、对政府的感激之情。
幸福农贸市场是南通市港闸区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农贸市场升级改造项目之一,在项目建设之初南通市供销合作社就积极主动与政府部门沟通,提议以供销合作社托管的形式,破解农贸市场管理混乱难题,从而取得了幸福农贸市场的托管权。托管2年多来,南通市社依托直属企业南通果品食杂公司专业高效的管理水平和人才队伍,把幸福农贸市场打造成了南通市一流的样板工程,受到了政府和群众的交口称赞。就在日前,南通果品食杂公司总经理许国良与政府部门签下了第三个农贸市场的托管合同。
“我们南通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改革的方方面面始终围绕中央提出的‘与农民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三个更’的目标开展和推进。像经营户颜平说的这些话我在其他场合也听到过多次,这不仅是对供销社工作最高的褒奖,也说明我们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改革成果如预期一样惠及到了更多的群众。”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工作者、南通市供销合作社主任葛志华如是说。
南通市经济总量在全国大中城市排名第22位、地市级城市排名第8位。今年1—11月份,供销合作社为南通在全国的这个排名贡献了897亿元的销售总额、55560万元的利润!这也就不难理解南通市社为何连续5年都在97个部门参与的市政府综合考评中毫无争议地位列优秀行列。而南通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的7个市(区、县)有3个位列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百强县级社。
记者两年前第一次赴南通探访综合改革,感触最深的就是系统上下改革实践者们的满腔热情和创新意识;两年后再访南通,当年的满腔热情和创新意识已经在改革的方方面面转化成了有章可循、有果可观的“南通模式”。
“三社”建设 促与农民联结更紧密
南阳是南通市下辖启东市的一个中心镇,全镇最气派的那幢大楼的主人就是供销合作社,这里即将建成全镇最大最规范的超级市场,与已经形成良好运转的1个农贸市场、30个村级为农服务社上下呼应,多层次全方位为全镇居民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该社仅资产经营一项每年的收益就可达到200余万元。而在此之前,南阳供销合作社是一个无资金、无资产、无人员的“三无”基层社,南通市与启东市供销合作社依托当地资产和人员保留相对完整的集体商业恢复重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走出了社企融合新路子。
南阳是南通市供销合作社恢复重建基层社的一个缩影。综合改革以来,南通市社把基层社改造作为重中之重,立足基层社现状,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探索创新,以四种模式全力推进基层社改造重建,拓展基层社服务领域,不断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
——开放合作型推动基层社从零做起。如东县社针对改制时资产卖光、人员走光的基层社现状,积极开放办社,通过服务、合作、指导、协调,将其重新纳入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体系,实现合作共赢。
——社企融合型推动基层社从零到有。启东市社面对基层社全部改制的现实,依托商业公司下伸网点,重组重建基层社,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完成了基层社改造重建任务,恢复了经营服务功能。
——商会引领型推动基层社从有到全。如皋市社成立供销商会,并以商会为平台,把改制后的散落的基层社重新组织起来,加快升级改造,铺建经营网点,开展为农服务,重塑供销合作社形象。
——转型升级型推动基层社从全到强。海门市社基层社改制时优质资产基本保留,重点改造基础设施,拓展经营服务领域,由守摊子、收租金,向联合合作、综合服务发展,全面升级做强,目前开始试点综合性农民合作社建设。
截至目前,南通市全系统共恢复重建基层社113家,形成了以联合统筹型、综合发展型、专业合作型和龙头拉动型为主的多种形式的新型基层社,基层社资产总额达到5.6亿元。海门城北、东兴、余东、正余等5家基层社被评为全国基层社标杆社,占全省总数的1/6。
在恢复重建基层社的同时,南通市供销合作社系统还大力兴建农村综合服务社和农民合作社,将“三社”建设作为服务“三农”的前沿阵地,倾力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
海门市包场供销合作社是江苏省“自主经营实体、农民社员主体、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体,经济实力强、为农服务能力强”的“三体两强”示范基层社,也是“全国百强基层社”,净资产市值6180万元。创办、参办为农综合服务社(社区中心)以及村级农资销售网点达22家。包场供销合作社建办的为农服务社以副食品小超市,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经营为支撑,开展一系列便民服务。与嘉原农资公司合作,连锁配送率达80%,将服务的触角深入到了农村的最前沿,实现了辖区经营网点的全覆盖。2012年底,该社延伸综合服务功能,在场兴地段支持创办了一家能接纳50余位老人的托老院,获得了政府和农民的一致好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得了双丰收。
南通市供销合作社系统一方面全面实施为农服务社提升工程,坚持一手抓覆盖率,一手抓提档升级与长效管理,主动承接涉农部门基层服务项目,不断拓展服务功能,丰富服务内容,把为农服务社建设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打造成为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的终端。截至目前,全系统累计建办为农服务社总数1943个、庄稼医院1407家,其中,25家成为省级为农服务社样板社,基本实现涉农行政村全覆盖。
海门市临江供销合作社在2009年创办的富民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现有成员202个,合作社现在已经拥有自己的种植基地、农产品加工生产流水线、保鲜库和冷藏库以及稳定的销售市场。临江供销合作社副主任、富民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郁健笑称自己是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开放办社的产物。原来,2002年供销合作社扶持他创办了三星级为农综合服务社,2004年吸纳他成为临江供销合作社副主任,并创办了杨应四青作物农民专业合作社。2009年临江供销社又创新合作方式,以800多平方米的原收花部仓库作价参股,创办了富民农副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把他这个社会能人以及生产合作社的社员与供销合作社的发展紧紧捆绑到了一起。
“合作社因为有了供销社的参股,创办至今始终坚持‘立足三农、指导种植、发展基地、组织加工、连接市场、助农增收’的发展方向。我自己就是农民,对这样的定位非常认可,也不折不扣地执行。”当被记者问及合作社如何与农民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时,郁健动情地说:“合作社的农户看到市场价格涨了,会直接往市场跑,市场价格跌了,又往合作社跑。我认为,农民来是好事,跑同样是好事。2014年就有一个菠菜种植户,因为没和合作社订立种植协议,几吨菠菜没了出路,我们帮他收购了,他少损失1万多元,这不是好事嘛?这样的事合作社做,农民才能和合作社贴心。同年还有另一件事,当年青刀豆市场价格上扬了,有个和合作社签约的种植专业户,大部分刀豆自己卖了,卖给合作社的只抵得上种子款,我们没有理由生气呀!农民跟着合作社种植信息指导走,赚多了,内心仍然感谢合作社的。合作社少赚一点,农民赚多了,同样是大好事嘛!而且,绝大部分合作社社员的产品都会交给合作社,不问价,先交货,后结算,这也算是我们合作社内部自然形成的小市场经济交易模式。几年来,我们合作社没有一吨卖不出的货,没有一吨不合格的货,没有一吨收不进钱的货。合作社一心一意为农民着想,农民反过来又把合作社当成靠山,这就是与农民利益联结!”
南通市供销合作社一方面依托供销合作社人才、网络、设施,领办帮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组建三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将农业龙头企业、基层供销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农业种养大户和农民经纪人组织起来,为会员提供多种服务。截至目前,已领办建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767家、联合社39家,入社成员10.3万人,带动农户51.8万户。成立市级农合联1家、县级农合联3家、乡镇农合联52家,成为面向“三农”的服务平台、合作平台与发展平台。
全产业链发展 促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
12月8日,飞机刚刚落地南通兴东机场,南通农副产品物流有限公司批发市场里的经营大户马善广就迫不及待地拨通了公司总经理、南通市供销合作社副主任贾二鸣的电话,兴奋地汇报这次甘肃庆阳之行的收获——他和当地政府又签订了1000亩露天蔬菜种植基地和156亩设施大棚种植基地合同。
从江苏到甘肃,为何要舍近求远建设生产基地?原来,受客观气候和地理条件限制,每年7、8、9三个月南通当地蔬菜产量降低,无法满足市场供应,为保障供应和稳定物价,通农物流公司向上延伸产业链,带领批发市场的经营大户走出江苏,到蔬菜生产集中的地区建设生产基地。这样既缓解了蔬菜生产集中地区菜农“卖难”问题,又保障了市场供应和稳定物价,因此很受蔬菜产区政府和菜农欢迎。目前,通农物流已经在甘肃庆阳、河北张家口等地建设生产基地3000余亩。“我们这也算是开创了一种供销社扶贫的新型工作方式。”贾二鸣笑言。扶了外省蔬菜产区的贫,不能忘了当地农民的难。通农物流公司目前已与南通本地乃至江苏65个镇、村及合作社签订产销对接合同,建立起30万亩生产基地,直供市场。通农物流公司还在下游产业链上做文章,在南通市市区开设了25家全资直营店,今年前10个月完成总营收3327万元;与100多家机关团体达成农产品物流配送服务,年配送额达到5000多万元,与此同时还开展电商线上销售。下游的这三种渠道与批发市场共同促进了农产品销售。
“延长上下游产业链,促进三产融合,着力点依然要放在中间环节的批发市场上。”贾二鸣告诉记者,公司一方面树立“招大商、大招商”的理念,双向招商,吸引大供应商和大采购商入驻市场,做大市场体量,另一方面在市场开辟半公益性的自产自销区,方便当地菜农、农民合作社进场交易,为本地农产品打开销路,销售旺季每天都约有300辆地产菜三轮车进场交易,平均日销量150吨,每天助农增收约30万元,带动就业2000多人。2015年通农物流公司蔬菜、水果、水产、干货、猪肉交易区共实现交易量144.97万吨,总交易额101.23亿元。
“2017年春节,我们的新项目中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将试营业。”葛志华说,“目前,我们南通全系统拥有18个各类农副产品交易批发市场、36家连锁企业、89个配送中心、5414个连锁网点,已经形成涵盖市、县、乡镇(社区)三级网络化的农产品市场流通布局,正在为南通乃至整个江苏的农产品销售提供全方位服务。”
南通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目前还在积极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兴办农产品特色地方馆,对接淘宝、京东以及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供销e家”、省社“地平线”及市级农产品电商平台,促进农产品线上线下互动融合。
“电商建设是如皋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利用如皋长寿之乡的优势,组建了寿都密码公司。”如皋市供销合作社主任张益群告诉记者,“公司开发的‘中国长寿密码网’整合全国56个长寿之乡特色农产品近千种,占领了中国长寿产业网络制高点。同时,招引苏中地区的农民、种植大户、农产品经纪人、专业合作社及乡镇等网上开店300多家,交易额已达到3000万元。”
据记者了解,目前,南通全系统已有28家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有效推动了农产品产销对接,带动了农民创收致富,有力促进了农村流通网络建设。
记者看到,在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的同时,南通市供销合作社系统还发挥系统优势,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方式和手段,开展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
通州区社社有企业通联农资公司由卖农资转为卖服务,以金通联粮食专业合作社为牵头单位,联合粮食种植、农机服务、植保服务、秸秆利用等10家专业合作社、50多个种粮大户共同出资成立了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员单位3.2万亩农田所用农药集中配送,统防统治全程参与,收割烘干统一服务,合作社走上了农业规模化经营之路。如皋市社社有企业中萃米业抓住当地土壤富硒的优势,通过土地流转或托管建设生产基地,使优质富硒稻米生产加工能力迅速提升,纯量化、商品化、高效化程度明显提高,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临海供销合作社通过领办富民加工专业合作社,和当地农户已经建立了较为稳定的互利互信关系,基本形成了订单农业,产量质量稳定,农民受益稳定,合作社货源稳定,市场销路稳定。
南通市社大力推广这些业已成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经验,依托系统132家农民合作社和105家社有企业,围绕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的要求,拓展农田托管、统防统治、秸秆利用、农产品加工等专业服务,推动供销合作社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截至目前,全系统实现土地流转11.4万亩,实现土地托管12.6万亩,其中全托管面积5.1万亩,半托管面积7.5万亩。
同农产品流通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样,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也是南通市供销合作社系统为农服务体系建设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前10个月,中合嘉融小额贷款公司共发放贷款2.62亿元,服务“三农”小微金融需求,利润也已超千万元。在江苏省金融办组织的监管评级中,该公司被评为AAA级。基于这样的良好信誉,公司继续开展了现金池融资、开鑫贷、私募债等业务,在无资金可贷的情况下,为“三农”企业解决了融资问题,降低了客户的融资成本,得到了客户好评。自2010年底开业以来,已先后为811家中小企业、个体工商业者、种养殖户和农民经纪人发放贷款15多亿元,涉农贷款、小额贷款和三个月以上经营性贷款占比达到95%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据记者了解,小贷公司作为供销合作社开辟的农村金融服务载体,在贷款中做到农民经纪人优先、农村种养大户优先、涉农企业优先。海门顺星农副产品公司就是中合嘉融的老客户,每年收购时节,遇到资金紧缺,该公司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出身供销合作社的中合嘉融。
除了投资小额贷款公司外,南通市供销合作社系统还在农民合作社内部开展信用合作,吸纳股金,解决专业合作社内部成员的资金需求;通过投资参股南通农村商业银行,发挥其资金优势,加大了对涉农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提高对“三农”综合服务能力。
联合合作 促市场化运作更有效
今年的6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乌兹别克斯坦《人民言论报》的署名文章《谱写中乌友好新华章》中指出,“开展棉花加工合作”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早期收获之一。其所指的棉花加工合作项目运营主体就是南通市社社有企业南通棉花机械公司。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是世界第七大棉花生产国、第四大棉花出口国,是世界重要的棉花加工机械设备需求市场。南通棉花机械公司在国内机械行业销售严峻、市场饱和的背景下,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2015年在南通市社引导下,携手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社有企业中棉工业公司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棉花工业协会共同在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首都塔什干莫堡投资2000万元设立棉业机械制造公司,主打生产棉花打包机、轧花机、剥绒机等棉机成套设备组装。一方面避开国内饱和的棉花机械市场,输出棉花产能技术,开拓乌国国内市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通过产品销售,改造该国112家棉花加工厂加工成套装备,推动该国棉花加工技术全面升级,全面采用中国棉花加工标准,使乌国成为符合国内棉花标准的中亚棉花资源基地。公司自2015年6月份投入生产以来,已实现销售收入7500万元。
南通棉花机械公司是南通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市场化运作向高效迈进过程中一种特有的典型模式。南通市社以系统上下联合合作为主、吸引系统外民营资本为辅的手段,通过项目建设提升社企发展水平,通过产销对接树立供销合作社形象。
几年来,南通市社先后与中国供销集团、中农集团、中棉集团、中合联公司等合作建办了6家企业,成为为农服务的生力军。成功引入中国供销集团投资20亿元建设南通供销产业园;与中国供销集团、中棉工业集团合作对南通棉机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推动该公司“退城进园”转型升级;联手中农集团、南通棉麻公司出资组建了南通中农物流公司,主营出口监管仓储物流业务;联合中合联等投资1亿元成立海门中合嘉融小额贷款公司,为小微企业和农户提供金融支持;联合南通汽运集团等投资南通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打造华东一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此外,还成功参股并依托南通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服务,经营服务领域和范围得到进一步拓展。目前,全系统在建项目51个,总投资58.92亿元,社有企业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与此同时,南通市全系统积极发挥系统优势,全面开展联合合作,举办各类主题活动,探索为农服务的新路子。举办了十三届南通农副产品进上海洽谈会:联合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每年举办一届,吸引了美国、法国合作社及上海大型市场参加会议,累计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近50亿元。举办了长寿农产品博览会:联合中国农产品流通协会、如皋市政府举办中国(如皋)首届长寿农产品博览会暨中国首届长寿农产品网购节,全国28个长寿之乡参展,聚力打造长寿农产品展示展销品牌。承办了三届台湾精品水果节:联合全国总社台办、台湾农会主办了三届台湾水果节,从台湾直接采购特色水果,丰富了市民的“果盘子”,扩大了两岸经贸合作。主办了海南果蔬节:联合海南省供销合作社组织海南绿色瓜菜和热带水果供应南通市场,搭建了海南水果瓜菜的销售平台。
除了在项目、产销联合合作,南通市社还利用系统内外的智力资源,打造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交流平台。主办的八届农村合作经济论坛,先后邀请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农业部农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的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做讲座,邀请黑龙江、浙江、河南、山东、河北等地供销合作社介绍经验,从理论到实践,探索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新路子。
通过几天的走访调研,记者看到,经过近三年的综合改革,南通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已经初步实现了从传统经营方式到现代流通业态的转变,从单纯购销业务到综合经营服务的转变,从单一的供销合作向多领域全面合作的转变,构建起了以联合社机关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和以社有企业为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走出了一条富有时代特色、适应市场经济特性、吻合“三农”特点、切合供销合作社特性的改革发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