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 成)12月7日,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六届三次理事会议在福建召开,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理事及供销合作经济领域的相关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会长李春生做了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2016年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紧紧围绕总社工作中心,聚焦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加强理论研究和创新,服务系统改革和发展;加强学术研讨交流,凝聚各方关于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系列重大问题共识;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加强学会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水平,为促进供销合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2017年,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将认真按照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理事会工作部署,自觉把学会工作融入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大局,加强调查研究、加强理论创新、加强学术交流、加强自身建设,在服务系统中不断提升学会影响力。
会议同期举行了供销合作社如何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发挥作用专题座谈会。李春生作了专题报告。他指出,实现农业现代化,迫切需要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而供销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首先,各级联合社的领导班子在思想认识上要到位,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对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其次,应有科学的工作方法和具体的工作举措,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配套的推进措施和目标任务。再次,应利用好供销合作社既有行政资源和动员能力,又有市场主体和经营主体这两种资源、两种优势,培育专业化服务的龙头企业,搭建区域性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基层社、农民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基层服务资源,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配套支持。最后,应建立可持续的服务机制、建立可持续的盈利模式,让自身在服务中得到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安徽财经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与理事们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