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从山东省莱芜市供销合作社获悉,该市社在1012个村组织实施村社共建项目2796个,实现了“村社共建”全市行政村全覆盖,年可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4880万元,带动农民增收3.7亿元,农民户均增收6000元。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新增各类经营服务网点689个,新增利润900多万元。
据悉,该市社创建了“三联一创”发展模式。“三联”,即与农村基层党建紧密相连、与涉农服务内容紧密相连、与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紧密相连;“一创”,即着力推动共建方式的创新,确保全市村社共建工作实现新的突破和提升。主要包括:土地合作模式,村“两委”组织土地和农民,供销合作社提供以土地托管为切入点的农业规模化服务;股份合作模式,由各方出资组建新的经营主体,按照公司制开展运营,根据出资比例进行盈余分红;菜单服务模式,推行菜单服务下乡,农户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社企共建模式,社属企业与村“两委”联合领办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干部交叉任职模式。
同时,莱芜市社通过构建“村两委+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三位一体共建机制,充分发挥村“两委”的组织优势、供销合作社的服务优势、农民合作社的经营优势,优势互补,联合合作。该市社与村“两委”共建农民合作社,目前全系统领办农民合作社217家,其中村社共建的152家,农民社员达到19600人;共建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全市共建为农服务中心20个、农业服务公司19个,开展规模化服务30多万亩;共建新型社区服务中心,以配套建设农村商业经营服务设施、公共公益服务设施为重点,将村集体的土地资源与供销社的市场资源和经营优势进行有机整合,使其成为合作共建的利益结合点;共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全市共建各类超市77个、村级加盟店1289个、农产品批发市场18个以及农产品经营、加工项目30个;共建科技示范基地,通过先进技术、先进设备的使用,实现农业增产节支提效最大化,建成农产品基地63个,面积达9.49万亩。
通过村社共建,释放了为农务农的活力,扩大了农民增收致富空间,催生了农业新型主体的快速发展,保证了农民消费安全,增强了供销合作社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了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