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11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民族团结一家亲 点点滴滴都是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
□ 李 瑞 刘晶晶

        

  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总目标再动员会议和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动员会议精神,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广泛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切实做好民族团结工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机关干部员工全面开展与基层群众结对认亲活动,每人结对认亲1户。按照新疆自治区联社汉族干部员工与基层少数民族群众结对认亲,少数民族干部与基层汉族或少数民族群众结对认亲的方案。新疆自治区联社领导采取1+2模式,结对认亲1户特困户和1户村干部或爱国宗教人士;其他干部员工采取1+1模式,广泛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活动的开展力度,使结亲认亲工作更接地气,自治区联社“五大实招”确保“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整体有序推进。

    实招一:

    党委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

    新疆自治区联社党委高度重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开展, 10月27日,经自治区联社党委研究,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委员为副组长、各部室(中心)负责人为组员的 “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自治区联社党委组织部,负责统筹协调此项工作。坚持“领导负责”的原则,全力保障结亲认亲活动扎实开展。

    实招二:

    制定实施方案,指明工作方向

    2016年10月27日,新疆自治区联社党委制定并下发《自治区联社党委关于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认亲活动的方案的通知》,从结对原则和思路、结对范围、结对方式、结对措施4个方面细化结亲认亲工作。10月28日,新疆自治区联社党委制定并下发《自治区联社党委关于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从着眼战略全局、认识重要意义;把握基本原则、夯实活动基础;明确基本要求、落实主要任务;确定活动范围、把握时限内容;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推进责任五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自治区联社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工作方向,全力保障结亲认亲活动有效开展。

    实招三:

    扶贫帮困,赠送温暖、贴心包

    为解决困难群众实际问题,新疆自治区联社开展送温暖活动。机关结亲认亲第一次见面会活动时给结亲认亲户赠送“温暖包”、“贴心包”,其中给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赠送“结亲认亲温暖包”,包括1吨煤、1袋面、1袋米、1桶油、1套被褥;给村干部或爱国宗教人士赠送“结亲认亲贴心包”,包括1吨煤、1袋面、1袋米、1桶油。第一批结亲认亲见面活动,新疆自治区联社领导每人爱心捐助2000元,其他干部员工每人爱心捐助1000元。自愿捐助的是不仅是物质与金钱,更多是表达一份祝福,送上一份温暖。

    实招四:

    建立激励机制,推进活动开展

    为提升全员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积极性,新疆自治区联社建立激励机制。联社党委组织部、党群工作部、“访惠聚”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一年一总结,一年一表彰。对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及时表彰奖励,对表现突出的,优先选拔使用,全力保障形成长期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切实形成开展活动的长效机制。

    实招五:

  攻克语言难关,加强沟通交流

  新疆自治区联社为做好各族干部群众互相学习语言工作,为每一位员工发放汉维双语学习系列丛书,联社机关以部室(中心)为单位迅速掀起互相学习语言的高潮,充分运用身边人力资源,各部室(中心)民族同志作为老师,每天开展10分钟学习,从最简单的日常用语学起,为创造语言环境,强化学习成果,要求汉族同志日常交流时,运用维吾尔语,进一步巩固每日学到的日常用语。相信通过语言的沟通,文化的交流,各民族能够增进彼此间的尊重和理解。要求在具体结亲认亲过程中,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要通过学到的语言指导帮助结对认亲户学习各种先进生产技术和现代文化知识,帮助他们树立发展意识、进步意识和创新意识,切实达到增进团结、争取人心的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疆的问题,最难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强调了民族团结极端重要性,指明了加强民族团结的方向和路径,是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重要遵循。新疆自治区联社将按照自治区党委及自治区人民政府对“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安排部署,坚持四个原则:全覆盖原则,领导负责原则,雪中送炭、解忧帮困原则,常态化原则。认真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做到民族团结工作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两手抓,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应有的贡献。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