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社
多样扶贫显特色
□ 曹儒峰 柏丽 贾勇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是全省第一、全国第二湖区移民县,是泰安唯一的省级重点贫困县,易地扶贫搬迁涉及6个乡镇,搬迁人口15762人。针对这一最大民生工程,东平县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系统独特优势,认领帮扶贫困户502户1312人,走出了一条具有供销合作社特色的扶贫路。目前,东平县供销合作社已成为该县脱贫攻坚战中一支生力军,正带领贫困群众奔向小康路。
一卡多用 购物优惠
“之前买胡姬花花生油是129元,现在凭惠民卡109元就能买,省了20元呢。”9月26日,在东平县接山镇驻地的四合商城,接山镇满村村民赵崇章高兴地说。
东平县供销合作社的社属企业四合商城,依托在县城、乡镇的3处大型超市和即将营业的2处移民社区服务中心,为全县建档立卡的每名贫困户发放1张实名平价优惠卡(即惠民卡),本人凭此卡和身份证在四合商城网点购买商品一律享受进价优惠。东平县供销合作社发放的“惠民卡”不但在超市购买商品时享受进价优惠,而且在农资产品、农资服务上同样享受优惠,真正做到“一卡多用”。
贫困户通过东平县供销合作社发放的“惠民卡”,在东平供销农业服务公司的6处为农服务中心享受智能配肥、农机服务、飞防统治等方面低于市场价10%—20%优惠。
“120元一袋的化肥,通过‘惠民卡’购买,可以优惠20%,平均每亩地每年为贫困户减少40元投入。”东平县接山镇供销农业服务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成建说。
据了解,超市的粮油利润在8%到10%,化肥的利润也不会高于15%,四合商城、供销农业服务公司可以说在惠民卡上做的是“赔钱买卖”。但王成建他们认为,供销合作社的社属企业在扶贫攻坚上应当为百姓作些贡献。同时,通过百姓的口口相传,可以提高企业自身形象,“反过来可以促进我们的发展”。
分类帮扶 精准扶贫
日前,东平县产业扶贫试点的东平浒源农产品有限公司与老湖镇后埠子村村民赵庆伦签订“项目扶贫(入社)议定书”。“这位村民患有重疾,腿脚活动也不方便,按照我们的规定,可以直接办理入社,无需任何投入,年底即可领取分红。”东平浒源农产品公司扶贫项目负责人侯庆环介绍。
贫困户也有不同划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东平浒源农产品公司与其签订“销售扶贫协议”,向其免费提供300只鸭苗,以高于市场价每斤0.5元的价格回收鸭蛋。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直接签订“项目扶贫(入社)议定书”,向其提供养鸭基金,由合作社代养,收入分成。
近年来,东平县供销合作社围绕丰富的湖资源做文章,采取“合作社+社有企业+连锁网点”模式,发展特色养殖产业融合项目,带动库区移民脱贫。麻鸭蛋加工项目是东平县供销合作社重点发展的产业融合项目,通过合作社的标准化养殖,农产品公司的精细化加工,系统经营网点的连锁化销售,实现了“接二连三”融合发展。
“东平浒源农产品有限公司通过扶持专业养殖户,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入股分红、技术扶贫等措施,2016年实现贫困户脱贫320人,2017年脱贫130人,2018年脱贫60人。”东平县供销合作社副主任高杨说。
探索特色扶贫路
除了认领帮扶,东平县供销合作社还结合实际,坚持“依靠当地、添柴加力、尽我所能、展我风采”的原则,发挥优势,积极探索具有供销合作社特色的扶贫路子,老湖镇瑞青玫瑰合作社常年雇用周边村贫困人员20余名,人均月收入1500元,并且在玫瑰采摘季吸纳周边5个村300余人计量采摘,人均可增收1800元左右。
东平供销农业服务公司在建成的6个乡镇为农服务中心专门设置1—2个贫困户岗位,就近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业。
通过依托为农服务中心建立培训基地,与驻泰科研院所建立教学基地,邀请农业部门专家现场指导,安排农民示范社负责人现身示范等,以贫困户需求为导向,采取灵活的开放培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起多元化的精准技能培训扶贫体系。今年以来,东平县供销合作社联合县农广校、就业办、人社局技校,专门针对库区移民创业就业,举办了农技、养殖、烹饪、家政等技能培训20余期,培训库区贫困人口1500余人,努力实现服务农民品牌更响亮、农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共赢目的。
河南省内乡县社
精准发力帮农致富
本报讯 河南省内乡县供销合作社立足自身优势,精准发力,通过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帮助推销农副产品、提供就业岗位等途径,积极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深受好评。
内乡县社所属庆丰公司结合当地产业特点和土壤属性,依托自身生产研发优势,为农民定向生产果树、玉米、烟叶等专用复合肥,帮扶农民提高产量。赵店供销合作社、师岗供销合作社等基层社组织优质的玉米、小麦等良种,优价供应,并指导农民科学种植,全力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内乡县赤眉供销合作社领办的油桃专业合作社,年帮扶农民联系销售油桃200吨左右;今年又争取了80多万项目资金,新建了储藏量达1000吨的标准冷库,提升了为农服务能力。其领办的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通过在县城建店展销、指导菇农礼品包装等形式,提升了当地食用菌品质和价格,提高了农民收入,年帮助菇农推销各种食用菌10多吨。同时,湍东供销合作社还成立了宝天曼电商公司,在网上帮助推销当地农副产品。
目前,内乡县社在全县16个乡镇新建21个大型超市、2个农贸市场,在提升农民消费水平的同时,还新提供各类就业岗位800多个。特别对扶贫联包的板场乡符庄村,内乡县社投资近100万元新建近1000平方米的大型村级超市,极大方便了当地村民生活,解决了近20名留守妇女就业,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李吉飞)
湖南省社扶贫工作队
让笋干“老产业”焕发生机
□ 尹寄武
近日,绥宁县唐家坊镇盐井村的10多户贫困户喜上眉梢:他们今年加工的高档笋干全部由湖南鑫瑞惠民供销公司包销,平均每户可增收8400余元。盐井村的笋干加工,是在湖南省供销合作社扶贫工作队进驻以后重新焕发生机的。
绥宁县竹笋资源丰富,20世纪80年代即成为著名笋干“玉兰片”的重要集散地。但是,近20年来,随着“玉兰片”市场逐步萎缩,该县包括盐井村在内的笋干加工农户逐步“消失”,农民转向直接卖鲜笋或者南竹,效益低下,守着好资源却一天天穷下去。
2015年4月,湖南省社扶贫工作队驻村帮扶。为找到一条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产业之路,工作队结合当地优势资源和传统产业基础,决定重新发展笋干加工产业,并借鉴福建等地的竹笋产业发展经验,力求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扶贫工作队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兴修林道,开展低产南竹林改造,把以前“玉兰片”的煤烤、硫磺熏等加工方式改为全程无任何添加的“压榨+烘晒”加工,成立农民合作社,将全村笋干以统一品牌“宝鼎玉节”推向市场,依托供销合作社系统实行“电商+实体店”销售,“老产业”逐步焕发生机。
截至目前,盐井村已改造低产南竹林3000余亩。2016年,在工作队的帮扶下,15户“重操旧业”的农户共加工鲜笋8万公斤。加工成笋干再出售,每公斤鲜笋的价格相当于从1.4元提升到3元左右,足足翻了一番多。扶贫工作队队长尹寄武说,盐井村共有82户贫困户,看到第一批的10多户搞笋干加工“很有奔头”,现在报名参加笋干加工合作社的贫困户达到了40多户。
湖北黄冈市社
沉下身子找准路子精准扶贫
本报讯 自去年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以来,湖北黄冈市供销合作社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北省委、省政府,黄冈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地推进精准扶贫驻点村小丰山村精准扶贫工作,成效初显。
据悉,在扶贫工作中,湖北黄冈市供销合作社沉下身子,以第一书记为代表的精准扶贫工作专班长期驻村,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找准路子,以把小丰山村建设成“美丽乡村”为目标,充分发挥小丰山村离城区近的地理优势,主攻观光休闲农业。建设120亩葡萄采摘园,目前已建成60亩;已建成肉牛养殖基地,计划引进肉牛300头,已入栏150头。结紧对子,机关及二级单位共5家40名干部包保39户贫困户,进行了4次大型集体活动,捐资近4万元,深入到每家贫困户摸清家底、算清硬账.凑点份子,工作队共筹资100多万元,争取项目资金300万元,招商引资近5000万元。不掉底子,年底贫困户户均分红4000元,村集体纯收已过10万元。
陕西省西乡县社
扎实推进产业精准扶贫
本报讯 近日,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供销合作社召开了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试点企业工作推进会,扎实推进产业精准扶贫。
会上全体人员学习了县委、县政府《关于西乡县贫困退出暂行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强化脱贫攻坚工作责任落实五个“三个一”工作制度的通知》精神。西乡县社主任邵俊生要求,各试点企业要严格按照“三个一”工作制度,做到每月向当地政府汇报扶贫工作进展情况,与村委会对接,入户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各企业负责人要对帮扶户底子清、情况明,对帮扶措施的落实逐一核对自查,并对前期工作“回头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年度脱贫任务全面完成。会后,西乡县供销合作社印发了5个“三个一”的工作制度和试点企业年度考核办法,对各企业每月要完成的重点工作下发了任务清单,进一步夯实责任。
(王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