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11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勇当服务“三农”生力军


    湖南湘潭市社: 

    “大田托管+再生稻”让种田更轻松

    本报讯 位于湖南省湘潭县中路铺镇的香群水稻种植合作社,已连续3年开展再生稻试验,而今年是最成功的一年。10月27日,站在再生稻试验田旁,该合作社负责人陈香群激动地说:“今年的1500多亩再生稻试验田,预计亩产在200—300公斤,增收在望。”

    家住湘潭县白石镇烟墩村50岁的马新泉,是香群水稻种植合作社的社员。今年,是他第一次开展再生稻试验,没想到一举成功。10月27日,他的400多亩再生稻试验田开镰收割了。

    在马新泉的再生稻试验基地,笔者看到,稻田一片金黄,一株株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如果不仔细观察,还真发现不了这是再生稻。“往年我们都是种植一季稻,除去人工等成本,种田的利润很低。”马新泉说,他今年的400多亩再生稻试验田首次收割亩产有700多公斤,二次收割亩产预计在300公斤左右,总体亩产将突破1000公斤。

    “再生稻省种、省工、省水、省肥,不打农药,大大节省了种田成本,纯利可观。”马新泉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二次收割时,400亩再生稻可增产12万公斤,按市场价目前160元/50公斤计算,共计收入将达19.2万元,这些收入是以往没有的。

    “种一季收两季,明年我也想试试再生稻。”中路铺镇水口村70岁的胡文科说,再生稻省工、省肥,产量也不错,一定要尝尝自己种的再生稻大米的味道。

    陈香群介绍,再生稻孕育期短,可充分利用温光资源防治抛荒,省工、省肥、环保,可快速实现水稻增产,达到亩产“一吨粮”,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合作社增效的目的。

    湘潭市供销合作社下属的湘潭市惠农农资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湛介绍,近年来,公司试验的水稻双季稻种植的模式,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明显下降,双改单的情况呈现上升势头。今年初,公司采用一季再生稻的新技术在中路铺香群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500亩示范区,目前一季再生稻亩产将高达900公斤,完全超出预期产量。“一季再生稻由公司提供生产技术标准,合作社农技师则根据不同品种,提供相应的技术给种植大户,确保每个农户都能成功种植。”赵湛说,有公司和合作社作为农户坚强的后盾,新技术推广和水稻种植产量的稳定就能得到充分的保证,能让农户更加放心,让种田更加轻松。

    近年来,围绕“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等问题,湘潭市供销合作社采取多种方式为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资供应、配方施肥、农机作业、统防统治、收储加工等系列化农业服务,为推动农业的适度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向。

    (湘文)

    山东潍坊市社

    服务向田间地头延伸

    本报讯 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供销合作社在多个县市区探索开展“社村共建”的发展途径,推动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向村级延伸,经营服务网络向田间地头延伸。

    寒亭区固堤供销合作社从2012年开始在李家营等村开展土地托管试验,通过村委牵头入股,统一整合土地,村民自愿入股,供销合作社提供种、肥、药、膜、机械等服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有效资源,统一运作,根据不同需求,采取“保姆式”“菜单式”托管模式,进行土地托管服务。通过新技术科学种田,形成了种植、收购、加工、储存、销售一条龙产业链条,以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取代了粗放的分散经营,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推动当地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供销合作社根据土地托管面积,从托管服务收入中提取10%-20%、从农资联采直供收益中提取一定数额,确保帮助村集体增收不少于2万元,确保村(居)与基层供销合作社联动发展,互促共赢。

    此外,该市社通过领办农民合作社,改变了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生产应具备的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和标准化,也解决了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特别是加入合作社的社员收入明显增加,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寿光市王高五村党支部领办了田柳镇凯瑞合作社,先后流转王高五村、王高四村、薛家村的1500亩土地种值蔬菜、药材。供销合作社为该合作社配套建设了为农服务中心,提供农资、农机和大田托管服务,实现了播种、管理、收获全程机械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合作社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同时,合作社每年拿出收益的5%作为分红回馈村集体,发展村内公益事业。

    (鲁讯)

    河南焦作市社

    地有“田保姆”  放心去打工

    本报讯 “我的地,你来种。管理归你,粮食归我。”近年来,在河南省焦作市不少乡镇都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禅,说的是焦作市供销合作社为解决农民种田难问题,通过施行大田托管模式让农民从田间劳作中抽出身来外出务工,田地有“保姆”照料,大家可以放心打工挣钱。

    近日,在温县供销合作社特色农产品科技种植基地,温县武德镇亢村农民李帅说,供销合作社开展大田托管以来,种什么庄稼还是自己说了算,只是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全都由供销合作托管。

    随着越来越多农民离开家乡走向城市,为城市经济繁荣作出贡献的同时,农村也出现了缺乏劳动力、农业生产管理不到位、生产效率低等问题。焦作市供销合作社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坚持为农服务主线,创新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大力开展农村大田托管和土地流转服务,为农民提供耕、种、管、收、储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日益完善,供销合作社也在不断调整发展路径。针对当前农民种田出现的新情况,我们施行大田托管,让农民从田地里腾出手来,拓宽增收途径,实行科学种田,提高种植效益,帮助农村快速发展起来。”焦作市供销合作社主任孙长松说。

    为深入推进大田托管,温县南张羌供销合作社与河南鑫合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积极合作,组建温县欣盛实业有限公司对托管土地进行智能化耕种,并逐步开展“农民外出打工,供销合作社和企业为农民打工”的土地托管新模式,解决了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

    “温县外出务工人员多,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经营权的前提下,开展土地托管正好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缺乏问题,并能提高土地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温县供销合作社主任崔德师说。

    据了解,2015年,焦作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共托管农村土地2.65万亩,实现助农增收200多万元。今年年初以来,该市社系统继续加大农村土地托管和流转工作力度,探索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谁来管、谁来种、怎么种”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共托管农村土地4.43万亩。

    (高小豹)

    江苏徐州市社

    粮食银行让农民“把粮食当钱存”

    本报讯 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供销合作社依托系统资源,引进先进设备,积极开展农田托管经营服务,加快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低毒、低残留农药,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科技化和集约化,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新沂市时集供销合作社流转农田1000多亩,成功建设了绿色、有机水稻试验基地,引领高端高价值农业发展。以农资公司为龙头,以基层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以村级农田托管服务站为前沿,建立比较完善的农田托管网络。2016年,睢宁县社签订农田托管合同5万多亩,开展小麦、水稻、玉米、大蒜等病虫害统防统治50万亩次。

    适应农民“把粮食当钱存”的迫切需求,徐州市社围绕农民粮食储售问题,创设粮食银行,提供综合性服务,打造农业产业链社会化服务新平台,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采用先进的粮食管理系统,采取“存粮有息、取粮自由、托管免费、溢价分红、落价保底”的经营方式,为农民提供免费粮食托管存储、随时取回粮食、兑换商品、提取现金及利息、粮食涨价分红、粮食落价保底兑现等服务。粮食银行服务既涵盖种子供应,农资配送,信息发布,粮食收购、存储、加工、销售等农业生产经营环节,还提供资金服务,农户将当季作物保单质押给粮食银行,同时与粮食回购绑定,由粮食银行根据保额为农户提供资金,用于日常生活及投入再生产,实现了与农民生活消费、生产消费无缝对接。粮食银行拥有占地15亩、净存储面积3000平方米的粮食储备库,以及日加工规模150吨的粮食加工车间,存储农民余粮3000多吨的粮食银行不仅直接服务1000多户存粮农户,还和北京等地大超市进行“农超对接”,在东莞等地设立自营直销处,把农产品直接销售出去。此外,成立电商部,与苏宁易购、京东、1号店合作建设4000平方米体验展示馆,与13家快递公司合作设点,提供物流配送、代购飞机火车票、网上缴费等服务,将服务对象扩大到城镇居民和外地客商。

    (苏讯)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