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茶行业媒体把茶与金融盘点为2016年行业热点时,首届中国茶业金融论坛于11月11日在北京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与行业见面,茶金融再一次鲜活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2016年是茶金融的元年,论坛主持、中华茶人联谊会秘书长孙蔚如是说。今年,蒙顶山茶交所、陆羽国际茶叶交易中心、大园普洱等商品交易所纷纷开展茶金融产品交易,激活了茶金融这个有些高深莫测的领域。论坛对话开始前,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应展宇做了《茶产业与金融合作发展的理论思考》主题演讲,从金融功能视角,分析了中国茶产业和金融合作的内在逻辑,为两者的合作指出了具体模式,也为茶金融找到理论依据。论坛对话阶段,绿金商品交易市场创始人兼CEO张文军、华东林权交易所茶业交易中心董事长刘文斌、蒙顶山茶叶交易所总裁傅元森、武汉陆羽国际集团董事长严建红、深圳新丝路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吕东平、广州商品清算中心总经理李杰、祥源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锡端等7位嘉宾,就“茶+金融”主题展开了精彩的探讨。
那么,他们都有哪些有价值的观点呢?本刊通过集成,为您做一个重点的呈现。
中国茶产业这十年发展,不均衡,不可持续
和君集团高级合伙人、茶产业事业部总经理蒋同(论坛主持)
2005年到2015年,产业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复合增长率超过20%。但是,前十名企业加起来不到两百亿,前二十名企业加起来不到三百亿,在中国茶叶数千亿的产业规模面前,集中度极低。
另外,在全世界60万吨红茶的体量中,中国出口量只有3万吨,说明这十年高速发展得不均衡、不可持续。
资金介入会有过度炒作的问题
深圳新丝路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吕东平
任何行业的推动缺乏资金的介入,会丧失速度。但资金的介入有时会有过度炒作的问题,怎么办?
第一,专家团队对茶品的控制非常重要,只有健康才能持续,专家团队要有规模与实力,做茶要有底线;第二是茶的专业仓储。大家都知道它的价值,仓储重点是保障规划,独立性非常强;第三是风控,控制好操作风险。
中国茶业,陆羽标准
武汉陆羽国际集团董事长严建红
我们一直在做八个字:中国茶业,陆羽标准。应该说中国专家,几十年产生了很多的标准。用行业的标准来鉴定,尽管这是一个可以通用的标准,但操作起来难度是比较大的。为了达成一个理想的行业标准,我认为,我们需要一个中国茶叶标准的开放式合作平台,同时兼备强制执行的能力。此外,还有两个具体的细节值得注意。
第一,发现产品,市场调查。我们作为平台的价值,以消费者为中心,为他们建立一个专业的定价市场,一个发现价格的地方,必定是合理的。这就是合格的投资人,合格的经销商和合格的消费者,能重视这样一个专业平台最好的方法。
第二,我觉得本次会议也意味着茶产业首次真正进入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最好的形态就是做一个交易所,成为每个行业人交流、沟通的地方。
把这杯茶做好,才是关键的关键
祥源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锡端
一个产业的活跃度有两个指标,一是资本,二是人才。目前这两个指标在不断增加。近几年,茶产业的碎片化是什么造成的呢?
缺少世界级的企业来引导、规范行业,多的是推导个性化、名优化,缺少了规模化作支撑。如果大众化没有规模化做支持的话,我觉得需要从源头开始,从种植开始,提高它的组织化程度。
中国大陆有茶业、有产业,现在我们需要企业踏踏实实从产业基础做起,认认真真把这杯茶做好,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茶交所就是要打造“新零售”概念
华东林权交易所茶业交易中心董事长刘文斌
我们主要有四大创新:意识创新、体制创新、金融创新、交易创新,通过四大创新来实现大规模。
这里留意两点——投资功能,和买卖货物。马云上个月在云溪大会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新零售”,他说未来十几二十年,传统的电子商务模式将不复存在,线上线下加上现代的物流,会打造出一个全新的“新零售”模式,对传统线下和传统的电商都是很大的冲击。我个人认为茶交所要打造的模式,就是马云所说的“新零售”这个概念。
无论什么金融, 都要“看得准,看得住,卖得掉”
绿金商品交易市场创始人兼CEO张文军
我主要说B2B的金融。无论是做什么金融,有九字真言和大家分享,叫“看得准,看的住,卖得掉”。
看得准,我相信全国有那么多茶的专业人士,这个没问题;看得住,就是基础设施,比如仓储、质检、清算,我认为这些对茶产业要产生大的作用,需要有人从基础去做,相关的大中小企业能共享和利用;卖得掉,如果能通过一些方式做到信息对称、信息公开,唤醒十三亿人像现在喝咖啡、喝可乐一样去喝茶,我们一定能解决卖得掉的问题。这样,也许我们茶业产业就能通过互联网、物联网、资本,接入财力、智慧、国际市场,快速产生大型企业。
金融自古都是嫌贫爱富
广州商品清算中心总经理李杰
整个行业的标准化,值得行业去思考。一个金融机构如果要去做一个行业的资本,需要具备行业规则和行业信仰。
第一,在金融领域还是比较讲究信仰的,第二,我们需要给整个行业建立规则的大企业。其实金融自古以来都有一个规矩,嫌贫爱富,只会支持成功的人更成功,这样企业才越来越大。
产业与金融合作,要有股民的心情
蒙顶山茶叶交易所总裁傅元森
互联网诞生后,没有一个行业也没有一个企业能够赚所有的钱。如要做大做强,那么希望产业客户在与我们合作中,都拥有股民的心情。对于每一个参与者来讲,这个平台是公开的,通过设计以及技术的处理,把所有产业的参与,包括价格体系、产品体系都能够做简单的调整。这对我们做大做强一定有很大的帮助。
茶金融的未来发展是个大课题
中华茶人联谊会执行理事长朱福堂
我认为,金融能为茶产业带来什么,一年的探索不足以下定论,但至少它为茶行业带来了新气象、新的可能性和巨大的想象空间。
未来,茶交所模式的成长空间依然十分可观,而如何使其稳定、健康、有序地发展,真正推动中国茶产业的转型升级,则是我们全行业共同面对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