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情系“三农”,扎根高原,坚持服务“三农”永不变、坚定惠民战略永不改。在普惠金融概念尚未被正式提出时,青海省联社已经把“服务‘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始终坚定执行。青海农信致力于打造支农支小的主力军,坚守农村市场的主阵地,建设农村金融服务的主渠道。无论市场形势如何变化,无论体制机制如何调整,青海农信都积极落实支农强农惠农各项政策,为农牧区发展、农牧民增收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以来,青海农信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和服务新要求,出台了《青海省农村信用社实施普惠金融三年(2014-2017)行动方案》。根据方案全力推进普惠金融发展,青海农信为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不断努力、不断创新。
根植高原行普惠
商业可持续是普惠金融的基本原则,无法实现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体系是难以持续的,也违背了金融普惠大众的初衷。青海农信坚持市场定位与遵循金融发展规律相结合,坚持普惠金融与风险控制相结合,坚持市场化运作与履行社会责任相结合,注重发挥并发扬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扎根基层的队伍优势和省县两级、统分结合的机制优势,科学配置系统资源,围绕“便民、助农”金融服务工作中心,深入开展以“惠农”“惠低”“惠小”为核心工作的普惠金融。
为满足广大农牧民基础性金融需求,青海农信大力推进“便民村村通”工程,以固定营业网点为依托,以电子渠道为平台,构建了集机构网、电子网、人员网于一身的多层次、多渠道、广覆盖的普惠服务网格化,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青海农信的营业网点像高原上平凡的沙棘,不惧严寒、不怕酷暑,扎根高原,根系密布,将普惠金融爱的种子撒播出去。2014年末,青海农信率先在全省实现县、乡两级行政区划金融服务全覆盖,营业网点遍布全省95%以上的县(市、区)和82%以上的乡镇,数量达372个,占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总数的31%,是该省营业网点最多、覆盖面最广、服务最深入、最贴近基层的金融机构,真正为打通“三农”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提供了基础条件,解决了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基础金融服务缺位的问题。
与机构网络建设同步,青海农信积极优化自助机具布局。截至9月末,青海农信ATM、惠农金融服务点、助农POS机分别达643台、2991个、6624台。其中,ATM总量占全省五分之一,交易金额达128.6亿元。青海农信“便捷普惠”的电子网与物理网交叠渗透,为580万城乡居民提供基础性金融服务,真正实现了予民便利。同时,青海农信建立了流动汽车银行新型金融服务模式,上门主动提供金融服务。
殚精竭虑挺“三农”
截至9月末,青海农信各项存款余额为671.68亿元,占全省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10.79%,服务于全省近300万个人客户和1.7万对公客户;各项贷款余额437.97亿元,占全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8.13%,其中:涉农贷款余额256亿元,占贷款总额的76.53%,共向全省75万户贷款客户提供信贷支持。青海农信立足市场定位,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大力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内涵,已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三农”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大小互补。青海农信一方面从小处入手,将小额信用贷款作为长期、核心的战略业务,通过积极实施小额农贷扩面、增量、延伸为主要内容的“铺天盖地”工程,以信用体系建设为重要抓手,积极构建农牧户贷款“绿色通道”。截至9月末,全省累计评定信用户30.18万户,信用村(社区)1343个,信用乡(镇、街道)106个,贷款支持信用户28.65万户,余额142.8亿元。另一方面从大处拓展,青海农信重点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水利等民生工程以及经营状况良好、区域特色明显的涉农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在丰富社会服务主体的同时,青海农信以开放的姿态将吸收的资金反哺地方,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二是团队作战。青海农信根据客户群体的不同组建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中心、个人信贷服务中心、小额信贷服务中心等贷款专营机构,提供专业化服务,力求做精、做专、做深“三农”市场,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专业的金融服务。
三是创新服务。青海农信一方面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房抵押贷款业务,加快推动林权抵押贷款,探索农业机械设备、运输工具、活畜活禽等动产不动产为标的新型抵押担保方式;积极推动订单和仓单质押、流动资金循环贷款等系列贷款品种,根据企业实际,灵活采用单一或组合担保方式进行综合最高额授信,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另一方面,青海农信创新信贷产品,围绕当地经济资源和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积极开发区域性信贷产品,全力推进“一县一品”信贷产品创新,支持地方特色经济发展。截至9月末,青海农信已研发“羚动时代”“枸杞贷”等多种特色信贷产品。同时,在参照小额农牧户信用贷款的基础上创新贷款方式,青海农信推出了“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紫丁香”系列自助循环贷款产品,解决农牧户、城镇居民、个体工商户、大学生创业、妇女创业、涉农经济组织等客户生产生活资金需求难题。
日进日新迎挑战
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践行普惠金融对青海农信来说,是责任,更是担当。这条路,唯有笃行才能实现,唯有笃行才能致远。青海农信一如既往地实施免收省内通存通兑手续费、银行卡年费、工本费和短信通知费、小额账户管理费、网上银行转账等49项收费让利活动,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金融服务成本,最大程度让利于民、惠及大众;继续执行对农牧民春备耕生产贷款实行优惠利率,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实行同类同质贷款下浮利率;为响应该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工程及民生工程货币化改革,以线上线下交互为特色,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发民生工程货币化财政资金监管系统,通过“民生一卡通”实现更好的惠民服务,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普惠金融发展道路。
青海农信矢志不渝地践行“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理念,在普惠中收获了荣誉,收获了民心,收获了经验,也收获了成就,经营效益稳步增长,管理水平持续提高,企业形象全面提升,在平稳中积蓄力量,在探索中勇敢前行。截至9月末,青海农信各项存款余额在全省1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中排名第三位;各项贷款余额在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中排名第五位,经营效益和财务指标不断优化。未来,青海农信将继续服务“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为建设资本充足、管理先进、风险可控、品牌卓越的青藏高原最具活力的现代商业银行上下求索,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