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6年11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在内蒙古顺利推进


    本报讯  “截至11月7日,内蒙古玉米收购9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倍多。总体看来,当前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各项政策措施在内蒙古推进是顺利的。”内蒙古自治区粮食局综合处处长赵国忠在内蒙古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新闻通气会上介绍。

    随着玉米在历经了八年临储政策,迈向完全市场化后,今年内蒙古玉米收购价格随行就市,价格涨跌成为市场常态。往年国家通过临时收储保护玉米生产者利益,今年中央财政直接对玉米种植者给予补贴。

    此外,今年玉米收购由过去的中储粮代表国家以临时收储为主,变为多元化市场主体自主入市收购,国家不再进行临时收储。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经贸处副处长全江涛表示,对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定额补贴、调整结构,公开透明、加强监督”的基本原则进行。自治区对盟市补贴额度根据当年国家对自治区的补贴总额、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因素测算确定,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所占分配比例皆为50%,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基期定为国家统计局认定的2014年数据,3年保持不变。补助标准随国家标准和资金下达情况一年一定。由盟市制定具体的补贴实施办法。盟市可以自主确定补贴旗县和区域,也可以确定不享受补贴的非优势区域;确定本地区的补贴标准、补贴依据,允许同自治区财政补助水平有差异,鼓励地方将补贴资金向优势产区集中,保障优势产区玉米种植收益基本稳定;鼓励地方积极调整种植结构。

    据了解,为确保玉米生产在收储制度改革中保持产能相对稳定、区域进一步优化、避免玉米产业对市场形成冲击,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部门合理规划玉米种植区域布局,主动适应玉米市场变化,稳定主产区农民生产积极性。今年全区共调减籽粒玉米933万亩,其中压减612万亩,转青贮321万亩,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完成了到2020年调减目标的93%。

(内 讯)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