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进农资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农资经营服务,10月26日,吉林省供销合作社、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中国科学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在长春市举行签约仪式,共建农资经营服务创新体系。
根据协议内容,三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农资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网上庄稼医院平台建设、农资远程培训服务系统建设、农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农资经营网点智能化建设5个方面开展合作,在全省联合打造“互联网+农资”的新型农资发展模式,建立吉林省农资经营服务创新网络体系,促进吉林省农资经营企业服务转型升级。
吉林省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吴晓光指出,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创新农资服务方式,推动农资销售与技术服务、生产作业服务、产品加工服务、市场营销服务有机结合,加快农资物联网应用与示范项目建设,联合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机部门,面向农民提供科学选种施肥、农机维修、测土配方、田间管理、庄稼医院、信息服务、科学种植等农业生产服务。为了扎实推进全省农资物联网试点工作,今年年初,吉林省社把农资物联网试点工作列为15项重点工作之一,系统内政策资金适当向试点企业倾斜。同时,这项工作也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省农委信息中心同意省社共享省农委测土配方数据库资源和庄稼医院中相关专家的咨询服务,无偿为试点企业提供支持和帮助。
吴晓光表示,吉林省将在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和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扎实工作,在全系统农资物联网应用与示范项目建设上早日取得好成绩,使吉林省农资经营服务创新工作特别是农资物联网建设工作早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签约仪式上,中国科学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还与吉林省禾鹏农业生产资料公司、辽源广信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梨树誉丰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三家新增的试点企业签署了技术委托合同。
(吉 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