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枢纽布局体系 将持续完善
据《经济日报》报道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在第三届中国国际物流发展大会上表示,将加快落实物流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进一步聚焦影响物流业发展的重点问题、关键环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重要节点和薄弱环节建设的支持,完善物流枢纽布局体系,推动物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针对物流业发展突出问题,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通过加强统筹规划、着力补齐物流短板、促进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积极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推进物流业降本增效等,提升物流业运行质量和效率,取得积极成效。“十二五”期间,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超过55亿元、专项建设基金200多亿元,加大对重要节点和薄弱环节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加强多式联运工程、物流园区工程、农产品物流工程等10大领域项目建设。同时,开展现代物流试点示范,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符合中国实际的物流园区建设运营模式。
(顾阳)
湖北成立
优质稻产业联盟
本报讯 日前,湖北省优质稻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监利县召开,来自全省稻米行业有关领导、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共商行业创新发展之道。
据了解,湖北省优质稻产业联盟是一个联合性、非营利的协作组织,由从事优质稻生产、加工、销售、推广领域的机构、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自愿组成,旨在构建全省优质稻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培育湖北特色优质稻米品牌,提升湖北省优质稻米产业核心竞争力。联盟首批成员共45家单位,包括41家企业、3家高等院校和1家科研院所。
湖北省农业厅厅长戴贵洲表示,联盟的成立将为湖北优质稻产业集群发展、协同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将会推动湖北优质稻产业又上一个台阶。
(何 凯)
甘肃成立
农业科技创新联盟
本报讯 近日,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省农科院举行。作为甘肃农业科技联合协作的大平台,该联盟将以不断提高甘肃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及农业产业化水平为目标,聚合全省农业科技优势资源和力量,加强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实现全省农业科技力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赢发展,增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与转化应用能力。
据介绍,创新联盟有4项重点任务:一是加强长期性、基础性科技工作,推进产学研用深层次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二是承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工作任务,共同申报和承担国家、省列重大科技项目,联合培养高水平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三是组织开展甘肃现代农业重大问题调研,提出重大战略咨询报告和政策建议;四是瞄准产业发展关键,联合实施“甘肃省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项目。
(吴晓燕)
福建出台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方案
本报讯 日前,福建省农业厅印发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方案》,构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长效机制。方案要求,到2020年,全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到40%以上;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达到60%,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达到60%以上;耕地地力平均提高0.5个等级,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0.2个百分点。
方案要求,组织实施地力提升工程,重点是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和种植绿肥。选择30个重点县,结合水稻机械收割,稻草粉碎还田100万亩;选择40个重点县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100万亩,支持适度规模养殖场进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生产有机肥;选择40个重点县,示范推广冬种紫云英绿肥100万亩。选择10个重点县,通过施用石灰和土壤调理剂,调节土壤酸碱度,土壤酸化综合治理100万亩次。开展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试点,剥离后重点用于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复垦,以增加耕作层厚度、改善土壤结构。
方案明确,建设耕地质量调查监测网络,覆盖全省建设150个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建立省级耕地质量数据库,完善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