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梯田稻浪翻滚,栋栋猪舍猪肥体壮,大棚蔬菜青翠欲滴,精养渔塘波光粼粼,办公场地绿树掩影,粮食加工车间机声欢畅……湖北省浠水县的长福土地托管种养殖基地一片生机盎然。而眼前的这片景象主要得益于浠水县供销合作社探索的丘陵地区土地托管“长福模式”。
强化创新意识
找准服务“三农”着力点
近年来,浠水县供销合作社积极探索开展土地托管服务,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与社会力量合作组建长福农业产业化综合服务有限公司,以土地托管服务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实现了土地由分散经营向规模化、市场化、集约化经营转变,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贫困户脱贫,探索出了一条丘陵地区土地规模经营发展、高效生态管理的新模式,被称为“长福模式”。
在探索土地托管服务初期,为了摸清全县情况,浠水县供销合作社先后深入到全县649个村,对农户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了土地耕作情况调查,摸清了情况,为开展土地托管业务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以长福土地合作社为依托,浠水县供销合作社入股420万元,总注册资本1200万元,成立浠水县长福农业产业化综合服务公司,为开展土地托管业务搭建了平台。此外,该县社还成立工作专班,党委成员一齐上阵,分别负责外围环境协调、项目资金使用和监管及经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由县社委派,确保了土地托管业务的顺利开展。
目前,该县供销合作社系统托管土地面积达到3万多亩,年创产值近亿元,为农民每年增加收入500万元以上。该模式不仅在供销合作社系统迅速推广,而且成为浠水县服务“三农”的引领者,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洗马万顺果业专业合作社、六神冬容蔬菜专业合作社、浠水张茅水果专业合作社、散花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等10多家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在浠水大地崛起,极大地促进了全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精心规划运作
做响土地托管品牌
长福公司在规划运作上,注重融合发展,走多业并举之路。公司积极进行复合农业的探索,做到了种、养、加全面推进,农、工、商协调发展。除了主抓水稻生产外,还发展了养殖、加工业务。先后建起了日产大米60吨的加工厂,年生产能力500吨的优质配方肥站,年出肥猪4000头的养猪场,加工能力1000 吨的棉花加工厂,开挖渔塘60亩,建蔬菜大棚200亩。出售的山羊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花卉、林果深受消费者欢迎,养殖业和加工业每年可为公司创造产值1000万元,盈利200多万元。多业并举的布局使公司增强了抗御风险的能力,今年虽是农业大灾之年,长福公司综合收入仍达4500万元,与去年持平。
此外,公司注重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其一,“粮—畜—渔—菜—稻”循环。长福公司利用粮食生产的下料养猪,猪场的沼气提供给农户做饭照明,沼气水用来养鱼、种菜,沼渣做成优质农家肥,作水稻生产用肥,循环生产每年创造效益20万元。其二,开展稻虾套养。利用水稻、鱼虾共生互长的特性,在稻田里养泥鳅,在稻田沿岸开挖泥鳅养殖带,安装网栏,实施立体种养,套养面积500多亩,每亩增加收益1200元。
在项目开发建设上,浠水县供销合作社坚持环评优先,未通过环境评估的项目坚决不动工,未通过环境达标验收的项目坚决不竣工。仅养猪场的沼气池就改建了3次,最终实现了污染零排放。在农业生态建设上,近几年先后投入230多万元用于秀美村庄建设,帮助周边村庄植树2万多棵,硬化村组公路6公里,安装路灯20盏,建垃圾回收池3个,实现了产业、生态共生共长,生产、生活和谐相融。
对接精准扶贫
打造企农“双赢”新模式
依托长福公司,浠水县供销合作社采取了三大措施对接精准扶贫。一是经营对接。建立“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签订合同,为农户提供生产原料、技术服务和成品回购,与生产基地和农户实行有机联合,进行一体化经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公司原有入社社员910户,现新增签订土地托管协议1107户,涉及4个乡镇26个村,其中精准扶贫户220户。二是服务对接。专业合作社对农户采取保姆化、菜单式、全系列多项服务,让农户有更多选择。专业合作社组建了5个服务队,每队大约包2500亩,为托管土地提供测土配方施肥及种子、种苗、田间管理和收获服务,从产前、产中、产后到农作物收割、收购、加工、销售,让农民“只动口不动手”。公司还建立了“粮食银行”,为社员提供“存粮存油,即用即取”服务,农户整存零取,随时领用,只记账不掏钱,极大地方便了农民。三是分配对接。主要有三种,即交易性返利,所有社员享受农资低于市场价10%、农作物收购价高5%的优惠;股份制红利,即入股土地和入股资产分红,土地享有固定流转“租金”150元/亩,还能按合作社总利润的40%分红,2015年仅股份分红社员户平增收100元;活动型让利,经常性开展免费送肥、降低服务收费等活动,将含量51种元素、1.2万斤、价值3万元的农用肥送到田间地头,受益农户500户。
下一步,长福公司将以优质稻土地托管新建项目为重点,以国家对农业产业的扶持政策为依托,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打造成鄂东南地区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农村土地托管现代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全县大田托管服务全面深入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