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红是以云南大叶种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二三叶的鲜叶作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而成,再经定级加工精制成各类成品茶,是中国红茶的代表,主销俄罗斯、波兰、德国等东欧国家,近年来扩大到西欧、北欧和北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滇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8年,不管是茶叶本身还是它的历史都很有优势。
滇红工夫的特点是:芽叶肥壮,金毫显著,汤色(红艳:重发酵,橙黄或橙红:中度发酵),香气馥郁。滇红的这些品质是怎么形成的呢?
茶叶的色、香、味、形和叶底,是鉴别茶叶品质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的辩证过程。形成茶叶品质主要是茶树鲜叶中的成分以及鲜叶在加工过程中一些物质经过化学变化而产生的一些新的物质,如水分、茶多酚、氨基酸、蛋白质、咖啡碱、芳香类物质、色素等等,由于不同的加工方法使茶叶中的各种成分产生不同程序分解和组合而形成的不同的品质特征。
1.滇红的外形
在市场上我们常见的红茶有针形状、条形状、自然弯曲形状、卷曲螺形状、碎末形状等,不管是任何形状的红茶,都是加工人员采用的不同技术措施的结果。一般来说,茶叶形状都是以揉捻、揉切、做形为基础。
2.色泽的形成
滇红茶是“红汤红叶”,在加工过程中必须破坏叶绿素,促进多酚类物质氧化,形成茶黄素和茶红素等有色物质。
3.香气的形成
红茶中的香气物质部分是鲜叶中含有的,绝大部分是加工过程中其他物质变化而成。
4.滋味的形成
滇红工夫红茶要求甜醇,红碎茶的滋味要求浓厚、强烈和鲜爽。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是在加工过程中产生,这三种物质是茶汤的主要构成,茶黄素是茶汤刺激性强烈和鲜爽的重要成分,抗氧化效果好;茶红素是浓醇的主要部分,刺激性较弱;茶褐素是茶汤淡薄的因素。红茶所含的茶黄素、茶红素决定了红茶的品质,二者含量越高,品质越佳。
做出一杯好的红茶不仅需要研发人员了解本茶区茶树的特性,更需用心去了解其他茶区的茶树品种的特性和茶叶制作工艺,才能做出经典佳茶。
滇红的产区主要是澜沧江沿岸的临沧、保山、普洱、西双版纳、德宏、红河几个市州,以凤庆最为出名,普洱生产的红茶量也相当大,但是普洱无性系品种量很大,做出红茶的内质比凤庆要稍微淡薄些,普洱的红茶外形要优于凤庆。
滇红的品种可粗略分为以下几种:传统大叶种(勐库种、凤庆种、勐海种),该类型以条索肥硕、滋味醇厚、蜜糖香足为佳;中小叶种乌龙系品种(梅占、黄旦、软枝等),这种类型香气独特,滋味清爽为佳;大叶种改良种(凤庆系、清水系、云抗系等),这种类型强调外形漂亮,滋味浓强;野生种,这种类型外形偏黑无毫,外形独特,滋味无统一特征,为小众产品;紫鹃,紫鹃为中叶种,对防治花粉过敏有特效,其所制滇红外形紫黑,汤色发紫,滋味浓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