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11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振兴藏茶产业 打造世界茶源
四川雅安抓住灾后重建机遇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
□ 陈书谦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右)为“中国藏茶之乡”揭牌。

    2016年7月18日,相继在“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芦山强地震中遭遇重创的雅安茶产业,交上了一份灾后重建的重要答卷,四川省唯一的藏茶科技创新平台——四川省藏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雨城区中国藏茶村隆重挂牌。

    四川雅安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更是“中国非遗,千年藏茶”的原产地和我国茶马古道的起源地。灾后重建,雅安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以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主线,以发展振兴藏茶产业为突破口,坚定不移走“绿而美,绿而金”的生态富民之路,把培育“百里茶画廊、百亿茶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和惠民工程,致力于藏茶产业创新发展,全力打造中国藏茶村、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藏茶文化创新创业园区,在基地建设、产业聚集、龙头培育、市场开拓、品牌文化提升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历史悠久   底蕴深厚

    雅安藏茶是中国黑茶的典型代表。黑茶起源于四川,早期茶叶运往西北易马,交通不便,必须缩小体积,蒸制紧压,茶叶品质发生变化。从唐宋蒸青团饼茶到明代散庄叶茶,明末将散茶筑制成包,成为紧压砖茶,经历长期的传承发展,形成独特的制作工艺。

    雅安藏茶历史悠久,品质优异。干茶褐黑油润,汤色红黄明亮,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和悠长。尤其是加入酥油、盐、核桃仁末等搅拌而成的酥油茶、奶茶,更是我国西北部广大地区同胞“旦暮不可或缺”的饮品。

    《四川茶业史》中记载:清光绪34年(1908年),为抗击英国侵略、抵制印茶入藏,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和四川总督大臣赵尔巽共同主持,在雅安挂牌成立“商办藏茶公司筹办处”,藏茶之名从此诞生。公司规定:“藏茶公司为抵外保内而设”“为保全川藏茶业权利,关系重大”。经过近1年筹备,雅安、名山、天全、荥经、邛崃五县茶商共同筹资33.5万两白银,成立“商办边茶股份有限公司”。“藏茶”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藏茶历史辉煌。唐宋以来,朝廷先后行“茶马互市”“榷茶制”“引岸制”等政策“以茶治边”“以茶治夷”。唐景云二年(711年),吐蕃女政治家亦玛类倡议唐蕃茶丝换马贸易,以赤岭、甘松岭为互市地,年易马4.8万匹 ,开茶马互市先河, 创茶马古道开端。

    藏茶在革命战争中功不可没。1935年,红四方面军到雅安,首先由三十一军试熬南边茶的茶膏,成功后在四方面军中推广。部队开拔时,每人带了5斤茶膏。在进军途中,不仅解决了自己的需要,而且还靠它向少数民族换取粮食、搞好军民关系,所以四川的茶膏,对红军过雪山草地起了很大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把传统边销茶纳入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管理,四川边茶在历次认定中举足轻重。1992年,全国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16家,其中四川4家,全部在雅安地区,占1/4;2002年,再次确定全国定点生产企业25家,其中四川10家,雅安6家,也占近1/4;2013年,再次确定“十二五”期间全国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38家,其中四川11家,雅安有5家入选。

    探索新品   传承发展

    雅安藏茶是古老又年轻的朝阳产业。广义的雅安藏茶包括传统藏茶﹙或称南路边茶、边销茶等﹚和新型藏茶。狭义的雅安藏茶仅指选用优质成熟鲜叶原料,运用传统制作工艺原理研制开发的新型产品。

    新型藏茶不仅继承传统藏茶特有的口感、风味、功效和内含物质,而且在品种、包装、饮用方式、收藏、装饰等方面,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新世纪以来,雅安藏茶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兄弟友谊等企业率先推广“粗茶细作”“各族共饮”的产销思路,促进藏茶产品革新和营销理念转变,开发研制的新型藏茶产品,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藏茶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2004年,雅安首次举办“茶马古道百年老照片展”,新华社组织四川、云南、西藏分社开展茶马古道考察,拉开了探秘川藏茶马古道的帷幕。次年,首届川藏茶马古道高峰论坛在雅安举行。

    2007年,雅安承办“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一届二次会议暨南路边茶(藏茶)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全国茶界知名专家、学者共同研讨雅安藏茶的传承与发展;国家民委“中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传统生产工艺保护工程(边销茶)”把“康砖”“金尖”列入保护范围;雅安市组团参加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拉开了统一打造“蒙顶山茶”“雅安藏茶”区域品牌的帷幕;12月,北京老舍茶馆在名山联合召开“迎奥运·五环茶战略合作高层研讨会”,“蒙顶黄芽”“雅安藏茶”双双入选“五环茶”代表茶品。

    2008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雅安市“中国藏茶之乡”称号。6月,国务院发文将“南路边茶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家企业成为保护单位。全国黑茶有湖南益阳、安化同时入选,四川独此一家。9月,全国边销茶工作会议在雅安召开;10月,“川茶情深,感恩中国”系列活动在北京举行。

    2009年,中央电视台CCTV-7《乡土》栏目播出专题节目“神奇的藏茶”,向消费者细说藏茶的妙曼。

    2011年,文化部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全国茶叶仅雅安市友谊茶叶有限公司和云南普洱困鹿山贡技茶场两个单位入选。8月,“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雅安)研讨会”隆重举行,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对茶马古道、边茶贸易、雅安藏茶产业等诸多课题展开深入研讨。

    2014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比利时发表重要演讲,把茶提到了文化兴邦、文明强国的高度。“一带一路”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雅安抓住新机遇,迎接新的挑战。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重振川茶雄风、打造千亿产业”的战略目标,雅安市紧紧抓住茶产业转型升级和“4·20”灾后重建的重大机遇,围绕“振兴雅茶产业、打造世界茶源”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产业三大基础优势,围绕产业、企业、品牌三大目标,抓好科研、基地、加工、市场四大重点,以“1235”战略(一体化产业、两个目标、三大联盟、五大任务)为载体,全力推进雅茶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从茶叶资源大市向茶产业强市跨越。

    2015年1月,雅安西康藏茶集团挂牌成立。标志着政府主导、茶企抱团、合作发展,全力打造雅安藏茶知名品牌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2016年1月,“中国藏茶村”在雨城区多营镇试营业。“雅安藏茶全国行”吸引全球目光;藏茶收藏热悄然兴起,雅安藏茶走出国门,远销俄罗斯、日本等地,瞄准欧洲和美国等高端市场。

    目前,雅安茶园面积超过100万亩, 茶叶综合产值120多亿元,茶叶产量8万多吨,其中藏茶超过3万吨,产量、产值均列四川省首位;“雅安藏茶”品牌价值达12.81亿元。已取得QS认证的10家传统藏茶生产企业和15家新型藏茶生产企业团结协作,调整产品结构,发展紧压藏茶、散藏茶、袋泡藏茶、藏花茶、收藏、装饰藏茶等6大系列100多种产品。

    雅安的条、云南的饼、益阳的砖﹙茯﹚、安化的卷﹙千两茶﹚成为我国黑茶的标志性符号,广受消费者好评。北京、广东、河南、山东等地兴起200多个藏茶公众号,关注藏茶、宣传藏茶、推广藏茶、销售藏茶,藏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为雅安藏茶产业拓展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为茶农增收、企业增效、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雅安藏茶一定会为弘扬中华传统,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