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11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剖析行业动态 深入探讨发展要素
《2016中国茶叶行业发展报告》解读行业热点
□ 梅 宇

    10月24日-27日,第十二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在安徽黄山成功举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在会上发布了《2016年中国茶叶行业发展报告》,报告为行业提供了权威、有效、契合实际的声音,受到了广泛关注。在此,我们请专业人士介绍该报告的特色、精华。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进一步盘整,经济增速明显减缓。而茶叶行业的调整幅度有限,这使得切实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实现产业提质增效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全行业共同关注的话题。在此基础上,《2016中国茶叶行业发展报告》结合时事热点,剖析行业动态,深入探讨行业发展要素,研判发展方向,汇集各方专家学者的知见,为行业提供权威、有效、契合实际的声音。

    《发展报告》在整体策划上进行了五点创新:首先是以“一二三产业”进行划分,使整部报告布局更加清晰;二是根据时事热点,推出“供给侧改革下的茶产业发展思考”“茶旅游业发展报告”和“茶业交易所发展报告”,进一步增强可读性;三是首推“茶业高等教育发展报告”“职业技术培训发展报告”等文化产业报告,并辅以“茶馆业”报告等最新调研结果,使报告内容更加丰富全面;四是调整数据的发布节点,整合各方数据,使报告中的数据更连贯、更完整、更成体系;五是在原有创作队伍的基础上,邀约了更多单位及专家参与,力求使报告更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

    下面,将该报告的内容提炼,以6个热词的形式,为大家介绍其精华。

    热词1 

    茶产业供给侧改革

    继“新常态”之后,“供给侧”成为了中国经济的热词。“供给侧”改革强调的不是对需求侧的偏废,而是在于通过重点关注供给侧,以达到释放新需求和创造新供给的目的。具体到茶行业的相关思考,我们重点在于通过准确认识“供给侧改革”这一宏观经济政策主张出台的背景、具体的含义和思路,把握其背后的基本逻辑,从而结合行业的具体情况与问题进行思考,进而探求可资借鉴和行动之处。

    热词2

    茶叶电商

    阿里平台上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其中从农村卖家数与农产品卖家数上看,至2015年底,阿里平台上经营农产品的卖家数量超过90万个。其中在阿里零售平台(包括淘宝、天猫、聚划算等)上农产品卖家为88.71万个,在阿里批发平台(包括1688、B2B等)上,阿里巴巴诚信通账号约为2.06万个。茶叶电子商务的交易情况:2015年各类茶叶在阿里零售平台上共完成88.14亿元的交易额,同比增27.39%。从茶叶销售的地域分布来看。

    热词3 

    茶旅游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更趋向于追求旅游休闲来享受生活。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旅游相结合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茶文化是现代旅游的重要资源之一,同时也是一张具有重要文化特色的旅游名片。当前我国茶文化旅游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重点在茶文化产品开发、接待方式、旅游路线设计、游览时间、人均消费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积极打造精品旅游路线的认知度和影响力,来吸引更多的旅游爱好者,促使茶文化旅游市场早日完成由量变向质变的转变。

    热词4

    茶学高等教育

    近年来,中国茶产业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茶叶种植面积、产量、效益均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科技对产业的贡献率正逐年上升,但同时也出现了茶产业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相对滞后、科技人才相对匮乏,茶学专业生源质量、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对口行业就业率偏低等诸多问题。如何适应产业发展的社会需求,应对茶学专业人才就业渠道多元化、知识结构复合化、人才类型多样化、素质能力现代化的新趋势和新要求,培养具有现代农业意识、掌握现代茶学专业技术、拥有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茶学高级专门人才,是对我国高等院校茶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的重要命题。

    热词5

    茶饮料

    受整个经济环境的影响,2015年我国的快销品几乎都呈供过于求的状况,茶饮料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2015年茶饮料的继续下滑是预料之中的事,茶饮料生产企业处于两难状态,一边是必须推出创新产品来扭转市场下滑之势,一边是在不景气的市场环境下推出的创新产品成功的概率较低。可以说2015年是茶饮料转型创新的关键之年,以统一企业推出的“小茗同学冷泡茶”释放茶饮料转型的信号为起点,各大茶饮料生产企业纷纷加码推出新品茶饮料,均想在变革时期分得一杯美羹。

    热词6

    茶馆

    中国的茶馆业因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得以复兴,伴随着中国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得到繁荣。这些规模不一、星罗棋布于城市大街小巷的茶楼、茶院和茶馆,不仅是人们休闲品茗、放松心情、陶冶身心的心灵驿站,也是繁荣市场经济、带动社会就业的一直力量,更是传播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平台和一个城市的人文景观与都市名片。

    据相关资料统计,全国共有12.6万家茶馆,从业人员达到250多万人。因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风俗习惯不同,且大多是自身摸索经营,中国茶馆地域性特征明显,形成了京派、杭派、川派、海派、粤派等不同派系。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