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11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社企合力 小酸枣长成大产业
河北省唐山蓝猫饮品集团有限公司恢复重建基层社实现多赢
□ 本报记者 高瑞霞

    经过夏天的生长,酸枣在深秋里成熟,如一颗颗发光的红色玛瑙嵌满枝丫。这时正是采摘的好时机,摘一个放进嘴里,酸酸的、甜甜的,满嘴生津!

    酸枣汁作为一种饮品由来已久,至少有1000年以上的历史。由河北省供销合作社控股企业唐山蓝猫饮品集团有限公司不断开拓创新,让小小的酸枣大放异彩,开创了野生饮品领先品牌。

    科技引领  填补野生饮品品类空白

    “我们的野生酸枣汁之所以如此受消费者欢迎,是因为我们拥有先进的技术作支撑。”蓝猫饮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井印解释道,酸枣自身适应性强,基本无需管理,全部是自然生长。集团开发研制的野生酸枣汁系列产品所蕴含的科技含量,是其他饮品品类所望尘莫及的。正是因为原汁原味,才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

    野生饮品有别于其他饮品的本质就在于要保持原生态属性不破坏,原汁原味营养不流失。传统酸枣汁提汁工艺中,一般采用高温的提汁方法。这种方法不但破坏了野生酸枣原有的营养价值,味道也变成了“刷锅水”,没有了野生饮品甘甜鲜美的品味、色泽和营养,失去了食用价值。为了改变这一传统工艺,蓝猫集团投资150万元,以北方酸枣研发中心为研发基地,聘请北京微生物研究中心、河北省林科院及唐山市林业局专家和公司研发技术人员一起,共同研发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发酵型野生发酵酸枣汁,在酸枣的营养提纯、原汁浓缩、杀菌灭菌、无菌灌装等各道工艺技术上,都采取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和全国独一无二的干果提取果汁新技术。这项新技术被称为“预蒸渗透提汁工艺”,它也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高温高压环节,利用物理转化手段提取果汁,不仅能很好地保留果汁的内在属性和营养价值,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出汁率,增加原料利用率,降低成本。

    除此之外,集团还拥有易拉罐酸枣汁生产线、玻璃瓶酸枣汁生产线、利乐纸包装酸枣汁生产线和棒棒冰、袋奶等异形包装复合组配生产设备。所有设备均采用了自动化程控体系,核心设备全部进口,超高温瞬时灭菌、无菌冷灌装、液氮注氮等技术工艺在国内外同行业中处于先进水平。其中,超高温瞬时杀菌和无菌冷灌装液氮填充技术与传统杀菌和灌装方式相比,有利于减少酸枣营养成分的损失,最大限度地保存饮料中维生素的含量,使产品不用添加任何防腐剂既可保存12个月以上,较同行业内其他公司产品更耐贮存,且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

    目前,蓝猫集团从野生酸枣的“采摘—晒晾—贮藏—提汁—加工生产到成品出厂”,从各个工艺环节到各关键控制点,都建立了科学规范的操作规程,并研发出了一套独特的野生饮品生产工艺技术体系与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确保了产品零投诉、食品安全零事故。

    领办基层社  助农增收

    在领先科技的支撑下,蓝猫野生酸枣饮品在市场上销售量不断增加。但是,新的问题又摆在了张井印的面前,那就是原料稀缺,且极其稀缺。这成了集团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让张井印感到非常棘手。

    “酸枣树的野生特性以及它独特的采摘方式,决定了它不可能像其他果蔬类植物一样可以集中的、大规模的园区化种植,这就需要从众多的农民手中收购。起初我们让专人去村里收购,但是效果非常不好。不是收购量少,就是酸枣品质不过关。”张井印表示,那个时候因为原料问题大家想了不少办法,但效果并不理想。而随着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推进,张井印找到了新的解决办法,那就是由龙头企业牵头恢复重建基层社,基层社再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引领农民种植酸枣增收致富,增强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从而实现双赢。

    蓝猫集团在遵化市恢复重建了汤泉乡供销合作社,探索建立了“龙头企业+供销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社员”的模式,组建了8家野生酸枣种植合作社,入社农民超过1.2万户,野生酸枣种植面积10余万亩,年产野生酸枣达到万余吨。此外,集团还与全市22个乡镇、156个自然村2.8万农户签订了种植协议,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公司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无偿向合作社社员提供枣苗和技术培训;本着“让利于民”的原则,公司以高出市场价20%的价格,对基地农户生产的野生酸枣实行订单式收购,极大促进了农民种植野生酸枣的积极性。

    “通过恢复重建基层社,供销合作社与种植合作社共同构筑了供销合作社发展的核心组织与经营主体,让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有了新抓手、让龙头企业发展有了新方向、让农民致富有了新途径。”张井印说,这个模式形成了“三大机制”,完美地展现了供销合作社“为农、务农、姓农”的服务宗旨。第一大机制是专业合作社与社员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即“三金”形式:社员每年每亩不低于1000元的租金、入社农户到合作社上班每人每月能拿到3000元左右的薪金及入社农户以土地入股可拿到土地增值利润分配股金。第二大机制是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帮扶体系。为了破解种植合作社因资金短缺制约发展的难题,合作社成立了资金互助专业合作社。资金合作社的总股金由蓝猫集团作总担保,让入社社员的股金有了总保险。使用互助金的社员以土地收益或其他担保措施作担保,在交售酸枣的收益中偿还本息。这样既解决了种植合作社因资金不足带来的困难,又很好地化解了股金风险。第三大机制,即供销合作社综合服务中心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心针对各专业合作社社员进行农业技术、农资、农机具等专项技术知识的指导与现场培训,并根据各种植合作社不同农时对农资、农机具的需求进行统购统配。此外,合作社收获的农产品、集团所用的酸枣原料全部由综合服务中心集中统购统销。

    由于解决了原料问题,今年,集团还准备再上一条年产量达20万吨的生产线。而随着蓝猫野生酸枣汁产量的增长,酸枣收购量、收购价格水涨船高。到2012年底,收购量已达到400万公斤,收购价格增加到每公斤8—10元。现在,野生酸枣种植已真正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产业。

    复合经营网络助力品牌发展

    蓝猫集团年销售收益40亿元、跻身同行业全国100强企业,能有这么优秀的成绩,与蓝猫集团不断创新有着很大关系。“技术创新”让蓝猫集团成为了同行中的佼佼者;“组织创新”让蓝猫集团成为了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而“经营网络创新”让蓝猫走向了更宽广的市场。

    “‘复合营销体系’是蓝猫的第三大创新成果。”张井印自豪地说,这个体系避免了传统营销模式的倾销创获、终端网络不稳定等问题。具体来说,该体系就是直接开发终端、掌控终端,在终端做强势的售后服务,在终端塑造品牌。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集团建立起了四级营销机构,集团有营销管理中心、从省到县都有营业所,各营业所的主要工作就是跑市场。机构业务人员都配备了手持终端服务拜访系统,该系统可以提供产品信息、竞品信息、办公人员信息等,是公司实现信息共享的大数据库,对营销策略的制定有着非常好的指导作用。此外,公司所有车辆上都安装有卫星定位系统,每个车有固定的配送区域,不能越区配送。这样既可以准确地知道每月的配送数量,也避免了各区域之间同品竞争。

    在销售网络上,蓝猫集团采取了“广撒网”的方式,超市、小卖部、餐饮店、网吧都可以买到蓝猫产品。根据平台不同,蓝猫也生产了不同包装、不同价位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多重需求。

    而在未来,集团将建设一座中等规模的现代化品控研发中心,以野生酸枣汁为主打拳头产品,分步骤开发野生山楂汁、野生沙棘汁等若干个野生品类新产品,全力打造野生饮品产业集群,把蓝猫打造成为特色鲜明、富民惠民、国内一流的民族饮品企业。

    名片

    张井印

    河北省唐山蓝猫饮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记者:组建合作社的好处有哪些?

    张井印:通过“农企对接”,由企业制定产品标准,负责种植酸枣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农户和农民合作社进行订单式、标准化生产,由企业负责收购原料,三方形成了良性循环。除此之外,通过基地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不仅增加了野生植物利用的品种,带动区域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拓宽农民增收的路子,更重要的是,通过扩大酸枣基地的建设,原本荒芜的秃山和丘陵增加了植被覆盖率,保持了环境的净化、防止了水土流失、保持了生态平衡,带来了巨大的、长远的社会效益,保持了可持续、可循环的良性发展。集团发展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发挥上联基地下联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至今已累计增加农民收入5亿元,消化农村劳动力达7000余人,拉动相关产业增加值8亿元。

    记者:蓝猫集团野生酸枣汁与其他饮品有何不同?

    张井印:有完美的产品,只有完美的角度。蓝猫野生酸枣汁凭借稀有的产量和独一无二的口感傲立于世。

    蓝猫集团抱着对自然的推崇和信仰,以严谨科学的态度追求完美卓越,这也是蓝猫追求质量的核心动力和心理需求。具体来说,蓝猫饮品主要有五大特性:一是纯野生原料的稀缺性;二是产地限定零农药;三是加工全程零添加;四是产品信息全程可追溯;五是支持发展生态农业。

    记者: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张井印: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文化是凝聚人心、提升向心力的根本,它代表着企业的软实力。企业文化最重要的还是形成自己的特色。蓝猫的特色就是野生饮品文化,也就是野生酸枣文化。野生酸枣一生与贫瘠相伴,它与世无争,一味默默生长,用尽全力让生命发出自己的光彩,并传承着开花结果的生命乐章。因此,蓝猫野生酸枣文化就是一种“扎根大地、默默无闻、不畏艰苦、不求索取、甘于奉献”的精神。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