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10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发挥优势 强化能力 为农业现代化加油助力
——读《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有感
□ 吴 震

 

  国务院日前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对“十三五”期间全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目标、主要任务、政策措施等作出全面部署安排。

  被党中央、国务院确认为“为农、务农、姓农”的供销合作社系统,再次被赋予了重要任务;一些相关部委承担的任务也涉及到供销合作社的传统经营业务;供销合作社新兴业务如农村电商、农资物联网等业务也渗透到相关部委的负责范畴。从中可以看出,供销合作社承担着推进农业现代化与自身现代化的双重重任,因此,必须发挥和扩大优势,强化服务功能和提升服务能力,才能完成党和国家的重托,为农业现代化加油助力、增光添彩。

  《规划》多处确认供销合作社作为“参与部门”承担一项或多项农业现代化的具体任务。例如,在《规划》第三章“创新强农,着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部分,明确要求供销合作社参与“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指出“支持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典型经验总结和推广。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撑工程,扩大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和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范围,推进代耕代种、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服务的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 。这些规定性任务,与山东等地供销合作社在综合改革中探索出的“土地托管”等成功经验是“匹配”的。实际上,供销合作社在深化改革中,采取大田托管、代耕代种、股份合作、以销定产等多种方式,为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资供应、配方施肥、农机作业、统防统治、收储加工等系列化服务,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当前供销合作社系统土地托管模式已发展20多个省份,托管品种由玉米、小麦等大田作物向林果、蔬菜等经济作物拓展,托管面积超过6000万亩。可以说,在局部和部分地区解决了“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在更大范围乃至在全国如何推广、复制和丰富这些成功经验。

  在《规划》第四章“协调惠农,着力促进农业均衡发展”的第一部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再次对供销合作社提出了作为“参与部门”引领与“业务能力”提升的双重任务。一是在“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任务中,要求“在优势产区建设一批国家级、区域级产地批发市场和田头市场,推动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建设。实施农产品产区预冷工程,建设农产品产地运输通道、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和配送站。打造农产品营销公共服务平台,推广农社、农企等形式的产销对接,支持城市社区设立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还特别指出要“推进商贸流通、供销、邮政等系统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为农服务”。应该说,在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中,供销合作社既有传统经营优势,又有以“新网工程”建设为标志新增能力优势。承担此项任务,供销合作社责无旁贷,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为农服务行动。

  二是在“发展农业新型业态”部分,要求“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完善服务体系,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对接各类电子商务平台,健全标准体系和冷链物流体系”。这与供销合作社系统打造农村电商“国家队”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目前,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发展省级电商平台80个、县级电商平台973个。今年1—6月份,电子商务交易和在线商品销售总额达到3092亿元,同比增长85.7%,占全系统销售额的比重超过15%。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供销合作社增长速度最快的新兴业务板块。人们说,供销合作社打造电商“国家队”目标实现之日,就是“发展农业新型业态”成效显现之时,供销合作社责任与使命系于一身。

  三是在本章第三部分“推动经营主体协调发展”任务中,规定供销合作社参与完成“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户能力”,要求“培育发展家庭农场,提升农民合作社规范化水平,鼓励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落实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政策”“强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激励机制,带动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开拓市场”。关于“带动农户”,供销合作社是有能力的。过去3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新建基层社8664家,总数达到2.8万家,乡镇覆盖率由56%提高到85%;领办农民合作社达到14.7万家;全国农村综合服务社发展到36.1万家,行政村覆盖率提高到60%;发展合作社联合社5600家,占全国联合社总数的78%。

  应该说,这正是发挥供销合作社“农民合作的带动力量”的“用武之地”。

  应该指出,《规划》对供销合作社提出外在功能建设与内在能力提升的双重任务。供销合作社作为《规划》规定“参与部门”所领受的行业性任务是有限的;但作为以为农服务为宗旨的涉农系统,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作用的空间是无限的。

  人们可以看到,在创新强农、协调惠农、绿色兴农、开放助农、共享富农等方面,都有供销合作社发挥作用的广阔空间;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以及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方面,处处都有供销合作社施展能力的天地;在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等行业,为供销合作社在提升能力基础上发挥更大作用“预留了空间”。农业现代化进程,对供销合作社系统的每一个企业、行业和部门,都是发展的机遇期。抓住历史机遇,深化综合改革,打造新优势,增强新能力,就可不辱使命,大有作为。在这个历史机遇期,供销合作社必将实现经营实力大增强、市场空间大拓展、服务能力大提升、经济质量大跃升,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有力支撑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系农村现代物流研究中心秘书长、高级物流师)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