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10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在麦当劳喝茶,有三点值得你重视!

□ 谢付亮

    不管大小,老板都要做好两件事,一个是持续不断地走进顾客,另一个是持续不断地走进员工。

    这个“进”,不仅仅是进入人群中,更是要持续不断地真正进入员工的内心世界!自媒体盛行、社会化营销盛行的今天,更需要这样做。

    进入其内心干什么?当然是帮助顾客获得想要的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的需求;帮助员工实现他想要的世界,满足顾客的需求。

    若是顾客和员工的需求不合理怎么办?你要有办法引导顾客和员工,让其不合理的需求变得更加合理。但是,这不是你一个人做,也不能一个人做!你需要走进去,明白其中的水深水浅,洞察其中的光线明暗,带领一个团队这样做。否则,你凭什么指导你的高层、中层以及数量众多的代理商、经销商等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切都要从实践中来,然后再到实践中去,关起门来只能瞎侃,卖不了茶!我建议你打开门,到市场去,到一线去,观察消费者的心态,才能真正搞清楚品牌该怎么做,营销该怎么做,包装该怎么做,价格该怎么定,服务该怎么做。

    例如,我周末在上海做市场调研,在麦当劳喝茶。对,就是在麦当劳。这是什么感觉?你有没有闻到汉堡的味道,抑或是薯条的味道?

    我再告诉你,麦当劳用的是咖啡杯,装了杯普洱袋泡茶,然后就直接递给了我!服务员不跟我谈茶文化,也不跟我解释为什么这么泡,笑得也没那么甜。价格若是折算一下,一会让很多茶商瞠目结舌、欲哭无泪。

    至于口感,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不做评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体验一下,看看别人是如何卖茶的。

    同时,我还购买了麦当劳的茶点,用抹茶做的小蛋糕,价格一样是超乎传统茶商的标准,但综合一线的观察和数据可以看得出来,卖得挺好。事实胜于雄辩!

    这件事至少有三点启示,值得中国的传统茶商重视:

    其一,你要把自己当作消费者,然后想一想,消费者为什么要买自己的茶?找出至少100个理由。如果做不到,你就出去走一圈,再走一圈,反思自己买茶时究竟想了什么?为什么会选择某一家的茶叶。

    提醒一下,你可以参考一下麦当劳的卖茶方式,从“出名”和“出谋”两个角度去分析,看看自己究竟差距在哪里!例如,麦当劳的品牌知名度聚集了人气,人头攒动,熙熙攘攘,自然就有了更多的销售可能。

    其二,你要在自己的产品和消费者修建一座桥,这座桥必须持续不断地修建。为什么?不可能所有的消费者在第一次看到你时,就“情窦初开”,大部分的消费者都需要一定的培养时间,所以,你要在第一条的基础上多想一想如何修桥!

    这个“桥”有语言沟通上的,有产品包装上的,有服务方式上的,有门店装修上的,有产品单页上的,有定价策略上的,也有自身境界上的,总之,你不能盲人摸象,否则必然会顾此失彼。具体可以参考一下麦当劳的“修桥”方式:从汉堡到咖啡再到中国茶,麦当劳的“干净利落”值得传统茶商学习!

    其三,你要重视文盲营销。“文盲营销”,是相对于文化营销而言的一种茶叶营销方式,其倡导营销要回归茶叶产品的本质,重心在于强调茶叶在物质层面的功效,同时淡化茶叶几千年来的文化沉淀,让目标受众迅速知晓茶叶的益处,从而渐渐养成健康的饮茶习惯,最终推动茶叶企业乃至茶叶行业的发展,从而在根本上推广了茶文化、强化了茶文化。

    例如,麦当劳的做法对于传统茶商推广茶饮、弘扬茶文化是很有益处的,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个问题,而不是提到茶文化就感觉,只有中国本土品牌才能具备“谈茶论道”的资格,“洋品牌”哪能谈茶文化?相反,若是大家有兴趣去了解一下立顿品牌的成长史,了解一下红茶在全球的普及史,尤其是在葡萄牙、英国和美国的普及史,更能感觉到“文盲营销”的重要和迫切。

    仅举一例。立顿创始人托马斯立顿终身未娶,有人问及原因,他则回答说红茶利润太薄,没有钱娶妻。这个回答,不仅幽默风趣地讲述了原因,更传达出了一种品牌观念,即立顿的茶没有暴利。至于利润有多少,我们暂时不用去刨根问底,我们要重视的是托马斯·立顿内心流淌出来的“幽默”,关于品牌和营销的“幽默”。

    茶叶品牌的成功一定有很多原因,走进顾客、走进员工一定不容忽视。期待更多的茶叶老板愿意这样做,同时期待更多老板静下心来,愿意学习如何才能有效地走进顾客、走进员工。这同样是技术,需要“道和术”的结合,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打磨!

    (作者系品牌实战权威导师,中国网现代农业频道首席品牌顾问)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