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0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远去的蝈蝈

□ 河北省新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高光锋

 

  近日,进城办事,独步在大街上,忽然间,传来一阵悦耳的蝈蝈鸣叫声。叫声清脆,婉转悠扬,声音熟识而亲切。我顺着叫声寻觅而去,马路边,一位修车老人旁边的竹笼里放着几只蝈蝈。我看着熟悉的蝈蝈,不由唤起了对家乡遥远的回忆。

  记得小时候,在家乡村西,有近百亩靠天吃饭的旱地。村里人在地里种上黄豆、山药、高粱。每年这个季节,这里就成了蝈蝈生长的好地方。一夏三伏,家乡人说头伏的蝈蝈是最有灵性的,头伏里的蝈蝈还会跟你挤眉弄眼呢,头伏的蝈蝈生命力强,叫声嘹亮。

  小时候最喜欢玩的就是蝈蝈,蝈蝈的叫声清亮脆爽,入耳及心,有吸风饮露的滋味在里面。在我的意识中总觉得蝈蝈很神奇,在农田里,你看只有手指肚大的玩意,在一里地以外都能听见它的叫声。在三伏火热天,叫声可持续一两分钟。我仔细观察过,它的两个翅膀上下重叠,前部各有一个透明的和绿豆一样大的“小镜子”。翅膀快速振动,两个“小镜子”就左右摩擦,弹奏出的乐曲胜似“贝多芬交响乐”。

  每逢星期天或放秋假的时候,哥哥就和他的小伙伴们去捉蝈蝈,这自然少不了我这个“跟屁虫”。

  蝈蝈们趴在黄豆秧上,或趴在山药秧上,迎着阳光簇簇的鸣叫。这些蝈蝈中,有的是叫蝈蝈,还有母蝈蝈。叫蝈蝈逮回去,搁在笼里或葫芦里养起来,而母蝈蝈则用来做美食。说起来,捉蝈蝈是要讲技术的,三伏时节,夏日正烈,蝈蝈耐不住酷热吱吱地叫起来,一个,两个,三个……升腾跌宕的蝈蝈鸣叫声音质清脆,这声音是自然的,这里的音乐是不需要指挥家,不需要乐谱的。小伙伴们在这个时候便寻声而去,猫着腰,踮着脚步,轻轻地、一步一步地过去,但还是被蝈蝈察觉到了,离你最近的那只停止了叫声。这时别处的鸣声正大,千万不要走开,停留在原地别动,静静地待着,继续观察,过不了多大会儿,那叫声又起,再小心前移。这时,往往就会看到它了,一只绿绿的大肚子蝈蝈正在山药叶下叫着,不能心急,要有耐性,继续前行,在离它最近处,猛地出手一捂,它就到了你的手里。

  千万不要用手去按,那是笨倔的手法,是根本抓不住的。出手时要迅速,两只手的力度配合得要恰到好处,否则容易把蝈蝈弄伤或弄死。在高粱地里,因为碰撞高粱叶子发出沙沙声,它警觉地移转到茎杆的背面,一不留神,“噗”地一下,远远地跳走。在这枝叶茂密的地方,是不容易捉到的,如果出击不能得手,那就趁早放弃吧。蝈蝈是非常敏捷的,两根触角机敏地侦查着周围的动静,两只眼睛绝对能够看得到你的一举一动,两颗吓人的大牙还曾咬破过我的手指。

  别看蝈蝈敏捷,但我们更机灵,我们总有更多的手法逮住蝈蝈。一次我和哥哥抓了好多只蝈蝈,用蓖麻叶子包裹起来,把背心脱下来,轻轻地扎起来,一个个跟土猴似的跑回家。把母蝈蝈挑出来,交给奶奶,把它们放在火里一烧,随着飘出的蝈蝈肉香味,让我们垂涎欲滴。奶奶把烧好的蝈蝈分给我们,那蝈蝈肉嚼在嘴里是一种别样的“烧烤”。

  家乡的蝈蝈已经远去了,但在我的记忆中好像昨天的事情。我看着可爱的小东西,聆听着它的叫声,站在那里久久不愿离去,遐思童年,眷念童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