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10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金融盾牌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扎实推进平安江西建设纪实
□ 吴 晓 张 侃

     

  保障金融安全与维护金融稳定是平安江西建设的重要内容。江西省农村信用社以创建平安信合为目标、以打造流程银行为抓手、以依法从严治行为重点,切实担当全省最大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铸起金融平安盾牌,为地方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保驾护航。

    以平安为标准 促进金融稳定健康发展

    江西省农信社把维护地方金融安全稳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全面落实综治工作要求,不断完善领导责任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目标管理考核机制,构建起人防、物防、技防、协防“四位一体”的治安防控网,实现内部重要部位、易发案部位、人员聚集场所的物防技防设施全覆盖,着力打造江西平安信合。

    近年来,全省农村信用社2500余个网点保持平稳运行,实现了业务经营和安全保卫“零案件”。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以来,9次被省综治委授予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合规是银行发展的生命线。江西省联社把加强合规建设贯穿于经营管理活动全过程,在全国省级联社中率先完成了流程银行建设,构建了“前台全面受理、后台集中处理”的作业模式,全面提升了运营效率、服务质量和风控能力;在全国农村信用社系统率先设立区域审计中心,建立了跨区域、全垂直的“一部六中心”行业审计体系,为业务稳健发展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审计监督保障;建立了省联社党委巡察制度,实现了全省农村信用社巡察全覆盖,不断强化对廉政风险防控重点领域和业务发展关键环节的制约监督。

    在处理矛盾纠纷、开展风险排查化解工作中,江西省联社还开展了“案件风险排查年”活动,针对柜面业务操作风险、非法集资风险等案件风险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消除化解风险隐患。

    此外,江西省联社建立并进一步完善了信访工作责任体系,深入排查苗头性、倾向性的不稳定因素,加强源头治理,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以法治为中心 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在全省率先完成最高人民法院“总对总”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建设,着力打击金融欺诈、恶意逃避债务等失信行为;在“法媒银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 曝光信息居全省金融机构之首,让“老赖”无处遁形;开展“法律服务下基层”活动,举办法律讲堂,全面普及法律知识……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坚持将依法治行作为稳健经营、健康发展的前提,不断加强法治银行建设,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全力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为进一步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江西省农信社扎实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站建设,积极开展“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系列活动,大力开展电信诈骗专项治理,保障客户资金安全。今年1-9月,该省农信社成功拦截电信诈骗案件146起,追回银行磁条卡伪卡欺诈35张, 避免和挽回了客户经济损失449.1万元。同时,江西省农信社主动为客户减费让利,在长期实行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内汇划资金免费的基础上,2015年10月又在全省金融机构率先推出了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和转账终端手续费全免服务,仅今年前三季度就为客户减免金融服务成本近1.5亿元。

    以责任为动力 助力江西平安奔“小康”

    近年来,江西省农信社在加快业务发展的同时,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据了解,江西省农信社每年以占全省金融机构20%左右的资金来源,发放了全省80%以上的农户贷款、40%左右的涉农贷款和30%左右的小微企业贷款,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连续多年实现了“一个高于”和“三个不低于”目标。

    同时,江西省农信社主动策应省委、省政府重大金融创新举措,大力发放“财园信贷通”“财政惠农信贷通”贷款,支持园区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两通”贷款市场份额均列全省首位;积极响应精准扶贫号召,创新“产业扶贫信贷通”等信贷产品,发放精准扶贫贷款20多亿元,惠及贫困户4.3万户;在全省金融机构率先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积极盘活农村土地资产,提高了农民贷款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

    江西省农信社还捐资2亿元成立全省首家由金融企业发展设立的非公募慈善基金会——百福慈善基金会,利用基金投资收益累计捐资5348万元,资助了3.9万名贫困高中生和1000多名贫困大学生,在农村贫困地区援建希望小学12所。此外,江西省农信社积极开展挂点扶贫、资助SOS儿童村等慈善公益活动,切实加大下岗再就业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等民生领域信贷投放,为贫困弱势群体送去温暖与帮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好评,成为名副其实的“江西人民自己的银行”。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