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6年10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村社共建” 以社富民
浙江杭州市社与村社形成利益共同体助农增收
□ 蒋鸿淼

    刚刚过去的9月,是一年中山核桃丰收的季节。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湍口山核桃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叶卫平,共有10亩山核桃林地,产量达到了1500多斤,比上年增收4万多元,而去年、前年的产量仅有90斤、140斤。

    湍口山核桃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杭州市“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试点单位之一,组织引导党员社员开展“比生产、比帮扶、比增收”行动,开展“一对一”“一对十”结对帮扶,集体帮扶89名农户,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困难并实现增收,叶卫平正是合作社理事长孙卫东的结对户。

    此外,作为另外一个“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的试点项目,清凉峰镇农合联电商产品展示体验中心,已于今年7月正式对外营业,集电商服务、淘宝体验馆、产品展示馆、货运仓储、信用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成为了该镇农村电商宣传展示的重要窗口。该中心由临安市昌化经济区供销合作社与恒利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联合组建临安市清凉峰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并与当地村“两委”签订“村社共建”合作协议,租用村集体物业,帮助当地农户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去年7月,杭州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巩固基层政权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和作用,在用地、信贷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发展乡村旅游、民宿、农家乐、农村电商等产业经济,增强村级组织造血功能。”此后,经过充分调研,杭州市供销合作社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农办启动开展了“党建带社建”试点工作,确定实施6个“村社共建”试点项目,并给予了适当补助。

    据悉,6个试点项目坚持因地因村制宜,灵活确定共建模式,采取互利协作型、产业带动型、社区服务型等多种形式,村社共同投资、合作经营、租赁经营,形成利益共同体,多渠道、多形式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基本实现试点项目所在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当地增长幅度的工作目标。

    下一步,杭州市“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活动将继续突出党建引领、村社融合、社社联动、以社富民,稳步扩大试点覆盖面,找准发力点,不断探索经营服务、生产服务、资源开发、兴办二三产业等增收渠道,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和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力助村集体和农民“两个增收”。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