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9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不知农事 何以扶农

□ 山西省霍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刘延华

 

    农信社生长于农,服务于农。农信社成立之初,甚至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绝大多数职工对农村、农业、农民之事一清二楚,农信社与老百姓的关系是真正的鱼水关系。

    那时的信贷员每个月总有20多天穿梭在农村、田间和农民家中,他们通农事、知农情,所包村子哪家种了多少亩麦子、多少亩棉花,哪家的牛羊生了多少只崽,心里都有一本账。哪家干什么副业,哪个人有什么才能也都记在心里,甚至哪家儿子今年娶媳妇、哪家闺女几月份出嫁也都心知肚明。至于哪家贷了多少款,用途是什么,贷款哪天到期,能不能准时偿还,心里更是记得准准的。“有事找信用社”“信贷员是咱农民的贴心人”这样的话在当时是切切实实的。

    或许是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或许是思想观念的转变,也许是农民不再一味地蹲家守地,也许是通信工具的发达便捷,进入新千年以来,农信社的信贷员不再像以往那样经常进村入户了,进村也是直奔贷户家催收贷款而已,对农民的生产生活不能主动去了解和掌握,那种与农民亲如一家的鱼水之情渐行渐远。

    目前的信贷员(客户经理),绝大多数都是80后、90后的大学生,他们不缺乏贷款流程和制度规定知识,缺少的是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真实了解,缺少的是对“三农”的真实情感,从而也缺少了农民的信任。

    不知农事,何以扶农。

    通晓农事,才能更好地服务“三农”。服务“三农”是农信社的社会职责,更是其发展壮大的“根据地”。信贷员(客户经理)征战在扶农支农的第一线,应该熟悉农业、知悉农民,多进村入户与农民交流,做农民的知心朋友,特别是要对农村经济现状、农业产业特征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深度的认知,掌握地方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情况。要虚心向农业农村的各个“行道”的农民学习种植、养殖、加工、储藏、运输等多方面知识,掌握更多的支农信息,做一个农业生产的行家里手,做一个支农为农的“排头兵”,才能更好地服务“三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