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9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五项精准”强化金融扶贫
江西庐陵农村商业银行持续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 彭会深

        

  江西庐陵农村商业银行结合吉安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一户一亩冈蜜柚、一户一亩横江葡萄、一户一个鸡棚、一户一人进园务工”的“四个一”产业精准扶贫致富工程,积极开展“五项精准”工程,在全省率先开展扶贫到户产业发展担保贷款试点工作,力促产业项目到村到户,有效解决贫困农户产业发展的贷款难题,帮助贫困农户实现脱贫致富目标。

    组织精准,在全省率先推出扶贫到户产业发展担保贷款。吉安县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农村贫困现象较为严重,属于国定贫困县。早在2013年庐陵农商银行就制定出台了《吉安县扶贫到户产业发展贷款担保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县委、县政府安排的400万元扶贫产业化专项资金的基础上,该行按照1︰8的比例放大贷款规模,为全县农村年人均收入在2300元以下且登记在册的贫困农户发放担保贷款,贷款由县财政全额贴息。

    措施精准,落实“四单原则”实现“三个全面覆盖”。按照吉安县银监分局扶贫工作座谈会精神,庐陵农商银行切实落实“四单原则”,做到了“三个全面覆盖”。为保障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该行成立了“扶贫到户产业发展贷款担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三农”事业部,推进扶贫工作开展;今年年初出台考核办法并单列扶贫贷款考核计划,将投放计划细分到辖内各网点按季考核;与县扶贫办先后推出吉安县扶贫到户产业发展担保贷款及扶贫产业(合作社)贷款。扶贫产业(合作社)贷款是依据每个村的产业发展特色,确定了10个试点村产业合作组织(如永阳江南蜜柚专业合作社、澧田塘下村食用菌合作社、敖城消州村火龙果合作社),每个试点村产业合作组织按20万元的标准存入扶贫办保证金账户,农商银行按照1︰8的比例发放该村的扶贫产业担保贷款。

    该行通过落实“四单原则”,实现“村村通”全覆盖,打造“村村有机具、农民可刷卡”的“村村通”立体式金融服务工程,目前已开通40台自助存取款机,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和20个行政村,为农村提供全天候的便捷金融服务。

    定位精准,严把扶贫对象和贷款发放关。为使扶贫到户产业发展担保贷款取得实效,该行从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中导出信息,实行名单制管理,逐户进行筛选,重点支持蓝卡户、黄卡户,力争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金融扶贫实现全面脱贫。该行严把贷款发放关,按照农户申请、村级初审、贷款调查、乡镇复核、县级审批、公示公告、贷款发放等程序,对经公示公告无异议的贫困户发放担保贷款。

    宣传精准,扩大精准扶贫的社会影响。该行积极营造氛围,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多渠道,大力宣传金融扶贫政策、知识、成效,努力提高员工和贫困户对金融精准扶贫政策措施、对象用途、方法步骤和具体要求的理解和掌握,努力营造贫困群众靠金融谋发展促增收、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良好氛围。该行积极召开扶贫产业担保贷款宣传动员大会和操作培训会,由全县各乡(镇)长及扶贫专干、各村书记、会计参加,熟悉并掌握该扶贫贷款的操作流程。该行通过村民小组会、黑板报、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将扶贫担保贷款的对象条件、操作程序、配套政策等内容宣传到村到户。

    管理精准,探索建立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为使精准扶贫工作落实到位,探索建立扶贫工作的长效机制,该行加强与县政府、扶贫办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商讨解决方案,进一步优化提升精准扶贫工作;由原来按基准利率标准对贫困户担保贷款进行50%的利息补贴变为从2016年1月1日起所有贫困户贷款享受全额贴息;进一步简化贷款流程,送服务上门;稳定惠农政策,探索扶贫工作的长效机制,对在2020年前贫困户贷款期限内、个人已实现脱贫、但未还清农商银行贷款、其贷款仍享受贴息政策的,县扶贫到户贷款担保中心仍承担贷款担保责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