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行现有网点转型,必须着力提升六个方面的价值
Q记者:农商行网点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哪些事项?如何才能更好地提升农商行网点的价值。
A尤能伟:在农商行网点具体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提升六个方面的价值:
要使网点风格更规范特色,提升客户感官认知度。按照“简洁、大方、品质”的统一格调,规范使用VI系统,主要建材做到定品牌定型号,网点设施大到家具小到垃圾桶均实行统一配置,网点“软装”从门头、玻璃腰线到营销器具、文化墙等都精心设计并严格统一。
要使单位造价更可控节约,提升网点成本控制率。注重严控单位造价,摒弃使用大理石等昂贵建材,优先选用性价比高的材料,更加注重运用材质、色调的有效搭配来提升整体形象。
要使业务营销更便利直接,提升网点业务实效率。网点根据旗舰型、总社型和分社型分别设置不同的功能模块,设计过程中以客户体验为先,依据客户习惯合理设置迎宾区、等候区等,并通过大堂经理配合信息发布系统、广告机、宣传栏等在其中巧妙切入“软营销”要素,有效提升了针对办理业务客户的交叉营销能力。
要使自助机具更合理配置,提升电子银行替代率。在网点的设计过程中,将“如何提升电子银行替代率”作为重要考量因素,在网点更醒目、更便利之处设置自助银行区,合理配置ATM、CRS及自助服务终端等金融机具,并设置图文并茂的操作提示,有效引导客户主动使用机具办理业务。
要使员工关怀更具人性化,提升员工环境舒适度。针对员工在网点工作时间长、强度大、空间封闭等现状,在网点设计过程中要将“员工关怀人性化”作为重中之重,将新风系统、员工休息区、洗漱区、卫生间、更衣柜作为网点硬件转型的标准配置,合理设置柜员操作台,提升员工的舒适度与满意度。
要使后期保障维护更简易,提升运营使用可靠度。要将网点“好维护、好清洁、好使用”作为重要设计标准,如设置拆卸式大容量线槽以应对频繁的线路增减,设置防鼠槽装置应对令人头疼的老鼠咬线问题,在入口标配钢丝地毯提高除尘效果便于室内保洁等,有效提升了网点投入使用后的可靠与便捷度。
总部大楼承载着农商行的光荣与梦想,“场景驱动”是灵魂
Q记者:目前不少农商行都在新建总部大楼,这对每一个行来说都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一次的大事,那么农商行总部大楼建设容易出现哪些误区?应当注意哪些方面?
A尤能伟:的确,对于每一家农商行而言总部大楼的建设都是大事、喜事,而且事关以后几十年的使用,因此每家机构都十分重视。应该说不少农商行总部大楼建设较有特色,但也有不少农商行斥巨资建成的总部大楼还是存在一些较大的误区——重奢华,轻功能。一些农商行十分重视总部大楼,邀请擅长五星级酒店设计的机构进行设计,大楼看起来富丽奢华,但银行总部大楼的功能特别是营业厅的功能却完全不匹配,后期很难有效使用。重形象,轻特色。一些总部大楼缺乏农商特色,除了能够给人展示自身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外,很难展示农商特色的企业文化、业务定位等。后期维护使用成本过高。这些在农商行将来效益下滑时或将成为沉重的负担。
农商行总部大楼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长远,兼顾多种因素,体现当地及农商文化特色、表现发展的深厚底蕴、承载面向未来的光荣与梦想、展示雄厚的实力与鲜明的品牌、凝聚全体干部员工的自豪与情怀,将大楼打造成经得起客户、员工、领导与时间检验的作品。大楼建设应当注重“场景驱动”,即站在不同场景“用户”的角度来设计大楼的功能分布、动线设置、设施配备等。我们在为数十家银行特别是农商行总部大楼设计时,主要会考虑以下情形的场景驱动:
(一)针对客户的场景驱动。针对普通客户,要让他们感受到农商行雄厚的实力与鲜明的品牌、舒适的环境、科学的动线、更合理配备的自助机具等,使之能够更舒适、更快捷、更愉悦地接受服务,并有利于开展交叉营销。针对VIP客户,要让他们在享受普通客户服务的基础上,更强化私密感、专属感和尊贵感,强化对VIP客户的综合营销能力与服务黏性。
(二)针对员工的场景驱动。对总部及营业部员工而言,能够体现大楼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与实用性,充分体现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使新大楼成为他们工作舒适得体的场所,休憩时充分感受单位实力与关怀的地方。对于基层员工而言,能够通过设计体现总部对基层一线干部员工的尊重、关怀与敬意,使他们来总部大楼办事、开会、培训时,能够感受到单位的实力与温暖。
(三)针对领导与外部贵宾的场景驱动。要能够更好地体现管理的规范化、便捷化,更好地将企业文化以有形的方式予以宣贯,在客户、领导面前更好地展示自身的理念、实力、成就等,使新大楼成为展示实力与形象的最佳渠道。领导与外部贵宾来新大楼视察时,能够通过营业厅、品牌展示区、企业文化设置等内容,让其充分感受到本机构与众不同、具有个性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综合实力等,使新大楼成为展示形象的最佳载体。
全国农商行之间,应加强物理网点转型的创新研究与经验分享
Q记者:请问从全国农商行而言,下一步物理网点转型该如何加强创新,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A尤能伟:全国各省级联社对网点门楣等有一定的统一,但各地农商行网点建设往往参差不齐,缺乏系统性、前沿性、落地性的研究,各地农商行网点建设中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也没有好好地总结和分享,农商行渠道建设的责任人也缺乏系统学习和交流讨论的平台。因此,我们正在筹建金融渠道创新研究院,整合各方资源专注研究中小银行特别是农商行网点创新的发展趋势、策略方向、协同服务与供应、落地实施。同时也希望搭建农商行渠道建设人员相互学习交流并分享银行渠道创新信息、精彩案例分享的平台,并建立微信群、QQ群,旨在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农商行物理网点转型创新的“智慧融通,跨界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