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9月25日,《经济学家董志龙》首发式暨经济学家论坛在北京举行。该书讲述了出生于浙江东阳的董志龙艰苦成长、刻苦求学的历程,并展现了他从文学领域转入经济领域的实践活动。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追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脚步成长,董志龙曾担任第一至第九届中国经济论坛秘书长、中国资本论坛秘书长,出版《徐文荣》《一生中要掌握的50个人生法则》《一生中要具备的50种心态》《一生中要注意的50个细节》《地球告急》《中国式领导》《中国式员工》《资本革命》《人民币的崛起》《货币大战》《面对中国的转型——民生理财》《面对中国的转型——绿色新政》《人一生必知的经济学》《拯救人类的危机——创新社会管理》等专著和作品集。其中,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资本农民》,创建了“资本农民”学说,集成了中国土地确权、土地流转与农民保障等新观点;《资本革命》较为完整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理论;《财富中国》对新常态下财富与资本的关系做了系统阐发。而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法治政府——社保积分制与国家治理体系》为构建法治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理论。
论坛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就构架联动型世界经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等话题展开了讨论。董志龙提出,中国经济格局从长三角经济和珠三角经济融合西南经济圈,通过渝新欧铁路联动欧亚经济,把“一带一路”的丝路文化重新绽放在世界经济格局中,解决“中等收入陷阱”可能带来的经济变数,还有京津冀一体化、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稳健转型,为中国东西南北经济发展联动世界经济奠定了基础。
(哲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