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人类一方面渴望自由,爱呼吸自由的空气,沐浴自由的阳光;另一方面,自由的空间扩展到哪里,又把限制的笼子编织到哪里。左手拿矛,右手拿盾,自己与自己掐得不亦乐乎。纵观人类的历史,似乎就是自己掐着自己往前走的历史。
笼子五花八门,制度、法律、纪律、章程、标准、合同、协议等等,都是为了限制那个“简单想法”而创造出来的笼子。如果你嫌“笼子”不好听,我们可以换个不大刺耳的中性名词,叫它为标准。标准是什么?就是衡量事物的准则。干什么用?就是划规矩、定方圆、拘束你、限制你,不让你无拘无束、不受限制。简单的说就是八个字:只能这样,不能那样。
标准有强制性和非强制性之分。强制性标准,如上述所列制度、法律、纪律、准则、章程、合同、协议等等,必须遵守,不遵守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或制裁。非强制性标准则无刚性,遵守值得赞许,不遵守拿你也没办法。文明倡导不要随地吐痰,你吐了也就吐了,没人处罚你。但是我们也不要小瞧非强制性标准在限制自由方面的先导引领作用,大凡强制性标准,多半都是经过非强制阶段而来,这是“法不责众”的逻辑过程。经过这个过程,当大多数人都能达标的时候,强制性标准就诞生了。
人类为自己编织了这么多笼子,究竟好是不好呢?这是一个尖锐对立的大问题。有的人是希望笼子越少越好,没有最好。你跟他说标准,他是一万个不同意,自由自在,轻松愉悦的日子多美好,干嘛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划那么多规矩干什么?美女有标准吗?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倾城倾国,绝代佳人,无非都是形容而已。情人眼里出西施,看上了谁,谁就是最美的美女了,哪来的标准?这样的观点我也赞成,世间的一切事物若都要论标准,划规矩,生活的确枯燥无味。所以,本篇的题目已经为这样的观点做好了注脚。
虽然味同嚼蜡话标准,但我还是愿意话一话,秀一秀。
在我看来,自由像空气、阳光一样重要。我们的生活须臾不可离开,而限制自由的笼子——不,是标准,也和空气阳光一样重要,我们的生活同样须臾不可离开。
高速公路自由不自由?与一般公路相比,那是相当的自由。开足马力,四轮飞奔,各行其道,通行无阻。但这自由是怎么来的?那是由标准维系而来的。没有成百上千公里的全程封闭,哪有四轮飞奔的高速自由?换个角度看,全程封闭是规矩,是标准,不自由;世代居于道路两旁的居民,因高速公路的阻隔,两边来往不得不改道而行,也是很不自由。但是,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不自由,才换来了更多的人,更快更好的通行自由。
正所谓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划框框,定标准,虽然限制了自由,但它却能保障人类获得更大、更美好的自由。有所得,必有所失,新生如昨,死亡在即,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也许这就是人类不可逃脱的宿命。
关于自由话题的讨论,不是本栏目的任务。本篇只是将它作为一个引子,希冀引起读者对枯燥无味的标准,产生一点讨论的兴趣。谈自由是卖葫芦,葫芦里装的什么药?装的是烟花爆竹标准的药。烟花爆竹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自己的标准?到目前为止已经制定了哪些标准?建立了怎样的标准体系?这些标准对烟花爆竹行业的安全发展,对保障社会公共安全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如果你对这些“药”也感兴趣,待我下期再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