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9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打造生态产业 提速一带一路
——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生态产业博览会暨绿色有机产品(张掖)交易会侧记
□ 本报记者 王 蕾 文/图

② 图①、②为“张交会”展会展馆。
⑤ 图③、④、⑤为“张交会”展会现场。

    9月9日-12日,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生态产业博览会暨绿色有机产品(张掖)交易会(下称“张交会”)在甘肃省张掖市拉开帷幕。本届展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472家参展商参展,在带动张掖当地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搭建了一个生态产业的合作交易平台。

    张掖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泽元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前两届“张交会”参展商超过1000家,今年的“张交会”规模更大,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水平更高,一系列产销对接专场活动的举办,使“张交会”能够真正成为产业要素汇聚的大会。

    据悉,本届“张交会”展厅规模达40000平方米,共计742个展位,来自福建、辽宁、山东、重庆、浙江、江苏等28个省市的400余家企业进行了产品展示展销。法国、多米尼加、柬埔寨、科威特、墨西哥驻华公使和商会代表应邀参加,有国外26家企业的50多名客商参展参会。本届“张交会”展示展销范围涵盖了绿色有机农产品和畜牧产品的养殖种植、加工、产品检测、销售,储运包装设备、生态旅游、文化、户外休闲运动产品以及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张交会”期间,国内外观众累计达20余万人次,现场交易额累计达5173万元人民币,签约额累计达2.2亿元人民币,意向投资额达30多亿元人民币。

    本次展会以“开放开发、绿色生态、合作共赢”为主题,展会期间还举办了生态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第二届中国·金花寨小米文化发展论坛、张掖绿色有机产品推介会暨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央联企业食品保障分会产销(张掖)对接会、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贸洽谈会等一系列活动。

    地缘优势促成西部生态农业国际性展会

    张掖市位于中国西部,甘肃省河西走廊,史书记载“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自古有“塞上江南”“金张掖”之美誉,如今是“一带一路”和“丝绸之路”沿线咽喉要道,西北重要立体交通枢纽之一。

    早在公元609年,隋炀帝在现张掖市焉支山举行“万国博览会”,开创了世界性博览会的先河。国家能源安全通道的地位、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作用、河西走廊立体交通枢纽的架构,使张掖具备了举办大型展会的天然优势。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为展会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保障。“张交会”是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应运而生的、立足于西北绿色生态农业及旅游业打造的专业性展览会。

    作为2016敦煌文博会的系列活动,本届“张交会”备受瞩目。据悉,本次展会中亚地区有包括哈萨克斯坦在内的5个国家参展,据阿拉木图州政府农业厅工作人员Timur Khakimov先生及哈萨克斯坦出口投资促进局工作人员吴然介绍,收到组委会邀请后,他们组织了8家企业前来参展,企业涉及面粉、糖果、植物油等农产品采购商,这是该组织首次参展,更多的是与张掖市政府与企业建立友好关系和合作意向,希望促进农业生产能力、进出口贸易。吴然表示:“‘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我们很愿意和中国方面合作,希望未来有更好的合作交流。”

    天时、地利、人和促进当地

    农业迅猛发展

    张掖生态农业资源良好,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瓜果蔬菜生产基地和甘肃省七大农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基地之一。这都基于张掖得天独厚的农业条件:充沛的祁连山冰川水、黑河水资源,广阔的农业土地面积,长时间的光照、昼夜温差大、冬夏温差大等特点,不但保障了农产品产量高、瓜果糖分高,还能有效减少病虫害的产生。

    张掖自身具备的农业条件使得农副产品品质上乘,可以远销各国;张掖当地的农民专业化、市场化程度较高,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发展科技农业、电商等新农业,让张掖探索出了种植业、养殖业、菌业循环绿色的农业新模式。张掖玉米制种已在全国领先,发芽率高达98%,张掖市及所辖的甘州、临泽、高台3县区已被确定为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甘州区已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21个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之一。张掖的畜禽养殖、高原夏菜、中药材、林果业等优势产业也在甘肃省独具特色。“张掖肉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评定公示,张掖目前已经成为西北最大的牛肉生产基地,形成了全国最大的西门达尔种群养殖模式,为建设西北肉牛第一大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张掖已经形成了“大农业”态势,农业科技化、专业化水平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三元循环模式”已经初见成效,形成了养殖业、种植业和菌业循环发展的良性产业链。

    如今,成熟的现代农业模式,加上日趋完善的航空、动车、公路等立体交通运输,辐射甘肃周边省市、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冷链物流以及各国、各省的参展商,为“张交会”发展成为国际性展会提供了保障,“张交会”的举办也为张掖农业经济和社会多元化发展交流提供了更大的机遇。

    据悉,“张交会”将通过五年的培植,完善展区布局,完整产业展示链条,提升参展商品质,扩大采购商数量和质量,实现张交会的专业化,积极为张掖及西北地区的参展企业提供平台。预期于第七届实现高度国际化目标。在此基础上,张掖市将把“张交会”打造成一个集产业化、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于一体的生态产业博览会,实现“南有广交会、北有张交会”的战略愿景。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