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在江苏溧阳市海清农机专业合作社水稻种植基地,两架无人植保机正在离地约1.5米的高度,对水稻进行病虫害防治。溧阳市植保站负责人周国民介绍说,无人机离地近,可使农药直接打到水稻根部,不浪费。
采用无人机作业是今年才试行的,这也是第三代农资植保技术。从弥雾机到高压泵,再到无人机,既是农业机械化作业的转型升级,更是农飞防技术的创新。“10公斤农药现在可用10亩地,平均1分钟1亩,省工、省力、环保、安全而且效率高。”周国民说。
海清合作社理事长赵敏指着田头说,这片水稻都是她自己的,共有3000多亩。往年这个季节,她要请上二三十个工人一起来打农药,连续打上好几天。遇上大热天,每个人的头上还得裹得严严实实,1个人半小时也只能管1亩地。“今年全部包给农飞防公司,效率高,还不要我到处找人。”
农飞防公司是溧阳市供销合作社于今年5月25日成立。溧阳供销合作社主任芮子遐说,为了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目标,他们引进科技植保技术,积极推广农飞防。由江苏苏南农资配送有限公司投资110多万元,购买6架无人飞机,与河南农飞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苏金禾植保有限公司合作,为溧阳市及金坛区农业提供农作物病虫害及除草统防统治。目前,他们已与15家专业合作社建立合作关系,服务农田面积11000多亩。
该市社把供销合作社无形资源与专业合作社有形平台有效对接,搭建服务载体。社渚供销合作社在银联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实行基层社“四位一体”改造,投资50万元建立了农资配送中心,形成“基层社+合作社+农合联+农资配送”于一体的基层组织综合体,服务农户近200户及2000多亩农田的同时,还为安徽郎溪县部分农户提供收割和水稻插秧服务。
另据悉,由南渡供销合作社出资175万元与苏农溧阳公司合作成立的苏南农资配送有限公司,改造市级配送中心2个和农资网点20个,规范85家农资连锁网点农资配送,并建立用户档案,实行可追溯制度。同时,助推以农资销售向农资服务转化,建立首家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华昌院士工作站,配套设立标准化测土配方实验室,目前已为溧阳73户种植大户免费提供测土配方和专家授课,还举办“物技结合”农民培训班98场,培训人员9000多人次。
(苏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