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去年以来,浙江省慈溪市供销合作社根据省委、省政府构建“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改革试点要求,在全省率先建成市、镇两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的基础上,依托农合联服务大平台,以“惠农、助农”为目标,积极探索农村金融创新,加快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会和农民合作基金,主动参与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和特色农业保险服务,努力降低农民融资门槛和成本,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了有效金融支撑。
遵循组织封闭、对象封锁、上限封顶和有效控制风险、规范管理运作的总体要求,慈溪市农合联选择8家农民合作社组建了农民资金互助会,共募集资金424万元,并按照“账款分离”原则,建立农合联和农村商业银行战略合作关系,授信规模3200万元。建立会员信用等级评价体系,根据道德品质、信用记录、经济实力、偿债能力4项主要指标,对互助会会员信用状况进行评定,并对获评AAA级和AA级信用会员增加最高不超过20万元和10万元基准利率贷款授信额度。目前全市共评定信用会员AAA级4户、AA级16户、A级38户,已累计发放贷款1012万元。
针对农业经营主体因抵押物缺失难以融资等问题,市农合联主动参与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牵头承接以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为核心抵押物的贷款价值评估职能,整合农业、农机、水利、金融等专家技术力量,组建30多名专家评估团队,制定《慈溪市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及地上附着物价值评估暂行办法》,对耕地流转期限5年以上、流转规模50亩以上、经营效益好且带动力强的农业经营主体,由市农合联出具评估报告,创造经营权抵押贷款融资条件。今年6月27日,掌起镇绿叶农场场主叶善根以342.649亩土地经营权及地上200亩桃树作物作抵押,率先获得农村商业银行贷款80万元。到2017年底,全市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贷款累计发放额计划达到2亿元。
另据了解,今年6月,由市、镇两级农合联与太平洋保险公司合作在横河镇、匡堰镇试点开展杨梅采摘期降水气象指数保险工作。每亩杨梅保险金额2000元,保险费率10%计保费200元,宁波市级奖补20%、慈溪市级奖补30%、镇级配套补助25%。全市共有33户梅农签订保险合同,参保面积3866亩,总赔付62.5万元,大大减少了梅农因连续降雨导致的经济损失。在总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市社将在本市特色主导农产品中选择推开农业保险服务,积极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根据“三位一体”改革试点要求和实际状况,由市供销合作社全资组建农合联资产经营公司,注册资本7706万元,逐步将产权清晰的社有资产纳入资产经营公司。资产公司运营年度利润提取法定公益金后,按一定比例计提农民合作基金,首期农民合作基金已到位440万元。在资产经营公司年度利润收益补充农民合作基金的同时,积极争取财政资金、社会捐赠等多方渠道,做大合作基金“蛋糕”,不断为全市惠农金融等支农服务提供资金支撑。
(岑中力 叶韩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