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9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电商+品牌”把握发展主动权
湖南省株洲供销云商贸易有限公司倾力打造区域品牌
□ 本报记者 高瑞霞

包装精美、设计独特的“攸州十件宝”。

    菜花坪的花卉、槚山的油茶、谭桥的蔬菜、皇图岭的豆腐,在湖南省攸县,“一乡一品”的特色农业正在逐步形成。如何把这个特色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如何让这些产品走出县城?湖南省攸县供销合作社通过组建电商公司,借助“互联网+”,让攸县的农特产品走进了千家万户。

    2015年,湖南省攸县供销合作社成立了株洲供销云商贸易有限公司,并以供销云商公司为龙头,依托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加工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等),搭建了攸州供销云商平台。平台开展了快消品代购、农特产品代收、代理快递收发、生活缴费、票务代理、惠农资金定向使用、农业科技政策信息咨询等涉农项目服务,开通了网银及移动结算端口,并完善了网上代购代销、电子支付、网上缴费等社会化为农服务功能,极大地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

    创建自有品牌

    “做电子商务,首先要做好基础工作,了解市场的形势如何;然后,要选择优质且具有特色的产品来吸引消费者。如果只是简单地挂个电子商务的牌子,没有任何意义。”湖南省攸县供销合作社主任曾叶新对电子商务工作如何开展有着自己的想法。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攸县供销合作社在开展电子商务工作之前,就对全县电商发展及特色产业、产品发展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建立了企业产品数据库。在数据库中,不仅包括全县优质的农产品生产企业,也包括市场上备受欢迎的农特产品。“有了这些数据,我们进行电商工作就有了基本方向。”曾叶新表示,根据调查,攸县供销合作社整合和遴选了10个地域名优特产品作为电商平台的主打产品。“攸县有很多特色小吃,逢年过节大家都会买来送给亲朋好友。就像攸县香干,基本上来攸县的人都会买点回去。”曾叶新说,湖南著名主持人汪涵先生在《有味》一书中曾这样评价攸县的香干:“攸县小吃神州俏,香干血鸭剁辣椒”,在攸县小吃中居于首位的攸县香干,一直深受推崇。因此,攸县的特色小吃在当地非常受欢迎,本土销售量已非常可观。

    为了能够让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攸县特产,也便于在网络上进行推广营销,株洲供销云商贸易有限公司对遴选出的10个地域名优特产再度进行了细分,分成了“攸州五件宝”和“攸州小五件宝”。“攸州五件宝”主要是市场畅销产品,包括香干、 麻鸭、茶油、晒肉以及米粉;“攸州小五件宝”则主要是攸县人儿时的记忆,包括兰花根、大花片、红薯干、冻米糖、脆粒子,这些产品是攸县本地人小时候经常吃的零食。

    产品选好了就万事大吉,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曾叶新告诉记者,市面上销售的攸县特产产品大都是从老百姓家中收购过来后就直接在市场上销售,没有统一的品牌,也没有统一的包装,这对于攸县产业长远发展非常不利。“产品想要卖得好,不仅品质好,还要有一个好的形象。我们遴选出产品后,又对攸县的农产品生产企业进行了调研,并选取了信誉好、证件齐全的企业进行了合作。因此,我对平台上的产品品质非常有信心。不过,在网络平台上进行销售,由于消费者不能够品尝,所以产品包装就成了产品留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若是第一印象不好,也许接下来的交易就会受影响。”曾叶新表示,鉴于此,供销云商公司选择了专业的设计公司,对“攸州十件宝”进行了整体设计包装。

    “包装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给消费者带来的不仅仅是产品上的满足,更应该是文化的盛宴,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产品归属于文化,让包装发声,给消费者最特别的礼物。”曾叶新介绍,在整套设计上,公司以“至味席上珍,攸州八百年”为文化引导来诠释攸县的地域文化,把攸县在几百年前繁华的街头影像呈现于包装上,让消费者对古代攸县有一个直观的理解。此外,“攸州十件宝”在大品牌概念的基调下凸显了每一个产品的个性,让每一个产品独具特色,统一中有变化、传统中有时尚,每一个产品可以为一个个体,同时又是统一品牌,增强了包装的专属感,给人一种私人订制的感觉。而这样的设计也是为了吸引年轻客户,开拓产品更大的消费市场。

    据了解,设计完成的“攸州十件宝”在不久后将入驻阿里巴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供销e家”、1号店特产店等知名网络平台,接受消费者的检验。

    把产品抓在自己手中

    如何持续地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也是电商平台必须考虑的事情。而为了保障农产品的供应,以线下生产支撑线上销售,打通农产品“从田间走向餐桌”和农产品进城的“绿色通道”“安全通道”,供销云商公司选择了自建生产基地,把农产品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通过搭建生产基地,不仅可以全程把控产品生产流程,确保产品质量,还可以引导农民规范种植,生产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可谓一举多得。当然,仅仅通过供销合作社自己建农产品基地速度会比较慢,所以,我们也会选择攸县比较成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场进行合作,共同培育优质的农产品。”曾叶新表示,自从确立自建生产基地的思路后,攸县供销合作社已经流转了300多亩土地,开始尝试自建农产品生产基地。

    据了解,每一个电商生产基地都有自己的特色产品或特色营销模式。漕泊农场位于湖南攸县酒埠江旅游风景区著名景点白龙洞的旁边,是株洲供销云商公司今年新建的一个农产品电商生产基地。该基地种植面积达218亩,主要种植有机瓜果蔬菜、野菜和放养土鸡、麻鸭、黑山羊等。基地非常注重产品品牌及追溯体系的建设。在生产中,基地推广应用有机肥、生物肥和物理防治、生态防治等技术,不用催长激素、不使用非转基因产品,并为每个产品建立了“身份证”,实现了可追溯。此外,基地处于环境优美的风景胜地,融合旅游元素、引入电商理念,开展了亲子采摘体验、旅游休闲品农家美食网上预约、网上认种认养等活动。

    另外,为了让基地的农产品能够真正实现“从田间地头到餐桌”,去年,由攸县供销合作社牵头,召集县内电子商务平台、电商物流公司和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30多个单位组建了电商协会。电商协会主要针对农产品“卖难”展开一系列活动。

    在今年,协会开展了“下乡抱团促销农产品”系列活动,搭建线上线下直销平台。攸县皇图岭寨前生态农场是活动第一站。农场养殖的香猪因其体型小(山中放养的生态香猪出栏重控制八十斤左右)的特点,非常适合网上团购。消费者可以合伙订购一头香猪,如果在县城内,上午下单,晚上就可以尝鲜。此外,也可以单独订一头生猪,放家里杀,更有意思。同时,大家也可以到农场买一头香猪,现宰现吃,再佐一些农家时令蔬菜送饭,感受一下大自然的味道。当然,香猪肉吃不完还可捎回给家人过把瘾。通过这项活动,不仅提升了攸县电商的知名度,也让消费者能够近距离感受原生态的美味。

    据介绍,目前,攸县供销合作社已建立了“皇图岭供销云商香猪生态养殖基地”“笔武电商蔬菜生产基地”等多家电商农产品生产基地。漕泊农场基地还整合了株洲白龙野菜腊焙食品开发公司,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让“攸”姓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跑”得更远,让大城市里的人吃到更多的生态绿色农产品。

    “通过电商平台帮助生产基地解决‘卖难’,而这些生产基地又为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有了质和量的保障,双方实现了良性循环。在将来,我们还会寻找更多的优质基地进行合作,为电商平台挖掘更多质优量足的特色农产品。”曾叶新表示,接下来,除了基地建设,电商实体店建设将会是重点工作。在2016年12月底,攸县供销合作社计划在峦山、黄丰桥、酒埠江等乡镇设立10个镇级电商综合服务站和100个村级惠农综合服务社,构建起县、乡、村三级农特产品电商网络服务体系。

 

    记者作为电商平台的主打产品,“攸县十件宝”在包装设计上有哪些独特之处?

    曾叶新:在包装设计,我们返璞归真,放弃了传统高档礼品的明艳亮丽,让文化回归本真,给人一种深厚的历史感。同时,在包装材质的选择上采用牛皮纸,牛皮纸给人以大气、沉稳、历史感,加以攸州文化的融合,让包装产生独特的艺术魅力。另外,无论是Logo,还是包装设计以及包装上的攸州文化图,都是我们的原创,产权归供销合作社所有,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无价之宝。

    记者在基地建设中,我们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者农场合作,合作方式是怎么样的?

    曾叶新:在笔武电商蔬菜基地,我们就聘任了笔武村的“蔬菜大王”丁建兵为我们供销惠农服务社的主任,由他来带领农户发展蔬菜产业。目前,供销惠农服务社已发展社员农户300多户,今年上半年帮助社员实现网上销售额达500多万元。此外,丁建兵生产加工的“丁老根”牌干豆荚通过电商销往到朝鲜,单笔交易额达20多万元。蔬菜合作社社员年收入最高的可达10多万元,带动周边菜农户均增收1.2万元。

    记者:电商协会的成立,对攸县电商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有何帮助?

    曾叶新: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电商协会把县域内的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让大家互动频繁,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在7月20日至21日,电商协会组织县内一些蔬菜水果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县发展中心食堂和接待中心开展丁老根水果玉米、果美大学生葡萄等生鲜农产品线下体验活动。活动现场不卖产品,只是线下体验,每个人只要拿手机在小礼品盒上用微信“扫一扫”产品二维码再关注一下,就可领取一份水果回去品尝,即“扫”即走不耽误时间。活动通过这种互动形式, 2天2小时就吸引了1000多人关注。生鲜农产品线下微信“扫一扫”体验推广活动引爆全县机关干部到线上消费,用微信帮助“吆喝吆喝”,并发展大家成为粉丝,人人当推销员,帮助农民促销特色农产品。

    记者:物流不畅一直是电商发展的瓶颈,如何突破这一难题?

    曾叶新我们以“新网工程”建设为依托,不断升级改造老网点。其中,县社对北郊的破旧仓库提质改造。改造之后的北郊仓库仓储容量实现翻番,并能协同醴茶铁路沿线的皇图岭、网岭、新市仓库,为湘东片区茶陵、炎陵、衡东、安仁等地提供仓储服务,形成了年销售各类肥料10万吨以上的区域性农资批发、配送网络体系。下一步,县社将在原菜花坪供销合作社中心商店新建一个仓储面积8000平方米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配送范围辐射湘东片区,预计可实现批发配送额2.5亿元。同时,该配送中心还可以为当地农民网购提供配送服务。农民在网上下单,就可以在家等待送货上门,家中的农产品也可以通过这个网络流通到全国各地。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