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重庆市巴南区供销合作社所属的农禾电子商务公司自2015年底成立以来,致力于打造一个“线上产业带、线下体验馆;线上和线下齐头并进;实体和电商共同发展”的电商格局,为本地企业和农产品销售打通网络销售渠道,取得初步成效。截至8月底,已实现销售额80万元。
该公司组织巴南特色产品中质量高、产能好、价格合理、有品牌优势的产品,入驻京东商城。目前,小蜜蜂、樵坪米业等13个知名品牌,60多个品种已进入京东“巴南馆”。公司还注册了“巴之源”商标,对黑米、黑豆、大米、家禽等巴南特色农产品进行统一设计、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统一品牌后,上架到淘宝网“特色中国·巴南馆”。目前上架近20个农特产品品牌,90个品种。同时,采取靠大平台、傍大品牌、借力发展的方式,与国内一线小家电品牌签订线上代理合同,壮大公司经济发展体量。7月中旬,在天猫开设“奔腾专卖店”和“小熊农禾专卖店”,当月即实现销售额近7万元。在微信商城,通过一元抢购、线下推荐、参加会展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种方式,宣传推广农特产品。目前,微信商城关注人数已超过2000人。
为了将线上与线下结合起来,该公司还建立线下的生鲜、粮油食品供应链,打通一条从“田间地头”直达“百姓餐桌”的“生鲜管道”。以“巴南食尚”品牌为主体,与区内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养鸡场、屠宰场等形成固定的长期合作关系,经过对农产品质量的严格把关和二次加工,对企业食堂和家庭餐桌提供配送,按需采购,既降低仓储成本,又保证了食材的新鲜。目前已与多家大中型企业和区内多家机关食堂建立了配送关系。
(杨耀文 刘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