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吉林省农村信用社把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东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产品服务,积极支持城乡百姓创业就业,提升社会福祉。
点燃农村创业星火
助力农民收入多元
东丰县拉拉河镇四组村民杨占福,正兴高采烈地向辽宁客户讲解榛子种植技术。“榛子,世界公认的四大坚果之一,属多年生植物,一次种植,三年结果,终身受益。我正是在东丰联社的贷款支持下开始种植榛子的。”谈起自己的创业经历,杨占福脸上满是幸福。
原本发展养猪的他,经历了价格下行周期,亏损严重。2013年3月他看准时机,以土地收益作担保,从东丰联社贷款3万元,购买了20万棵榛子苗,利用退耕还林的山坡地栽培。经过三年努力已初见成效,2015年结果第一年就收获果实1500千克。“预计今年可收获3000千克,实现利润近10万元”。
目前,杨占福的榛子种植基地面积已经发展到40亩,种子及幼苗远销东北三省,成为创业致富能手。县委、县政府领导和周边乡镇农民多次到他的种植基地参观学习。杨占福还成立了榛子种植合作社,带动多户村民发展榛子产业。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创业需求水涨船高。吉林农信有针对性地研发、完善了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农村妇女创业贷款、农民住房抵押贷款、农户综合授信贷款和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等产品。2016年6月末,吉林农信农户贷款余额347.4亿元,强有力地支持了农村传统种养殖、生产经营、加工销售、物流运输等就业创业项目发展。
支持失业再创业
带来生活新希望
白城市洮北区鲜果时光时尚冷饮店里一片忙碌的景象。“现在的生意特别好,每天收入260至300元,全年在10万元左右。”谈起自己的创业经历,罗静非常感慨。
两年前她从南郊林场下岗后,全家生活陷入了窘境。后经人介绍,罗静学起了制作冷饮的手艺,学成后东拼西凑资金在白城四中附近租了20平方米的店面,开起了冷饮店。为了节省开支,她既当制作员,又当服务员。“现在状况越来越好了。早些时候我从白城农商行申请了8万元鹤城妇女创业贷款,扩大经营,还雇了服务员,恰好抓住了今年的旺季黄金时段。”看着冷饮店内人头攒动,罗静喜笑颜开。
鹤城妇女创业贷款,是由白城农商行、市妇联共同设计,面向全市妇女创业者的特色信贷产品,由白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中心担保,财政贴息。由于手续简便、利率优惠,投入市场以来深受妇女创业者欢迎。白城农商行目前已经发放贷款9400万元,解决了550名妇女创业问题。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部分产业、行业下岗工人增多。吉林农信积极对接,加大营销力度,与下岗失业人员贷款担保中心、妇联密切合作,帮助寻找项目。2016年6月末,吉林农信非农个人、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326.1亿元,其中个人生产经营类贷款246.8亿元,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余额4.6亿元,支持上万户失业家庭实现创业、再就业。
抓住中小企业关键
带动就业作用突显
有“吉林省最美乡村”之称的临江市花山镇老三队村,位于老岭山脉脚下,树木茂密,温泉驰名。村支书崔焕生,是临江市长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感动吉林十大农民企业家”之一,旗下的“吉林省龙润温泉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省旅游局确定的全省旅游重点扶持建设项目。度假区正位于老三队村,温泉资源最具特色,整体项目在临江农商行贷款支持下,泳区、产权式酒店、餐饮等已正式接待顾客,近期将达35万人次;后期建设包括满族文化博物馆、农民公寓、“千家旅社”、山地车赛道、果木园等正在开发实施。
老三队村民能昌武,远近闻名的山鸡养殖能手。山鸡肉味鲜美、肉质细腻,加上采取山地散养的方式,成为了深受顾客喜爱的山珍野味。“多亏了临江农商行花山支行的5万元小额信用贷款,我第一时间购进了山鸡雏4000只,确保旅游旺季来临之前鸡肉供应。”
“下一步我想加入‘千家旅社’项目,打造自己的农家乐,让顾客体验真正的乡土田园生活。”谈起自己的理想,能昌武充满了信心。
他口中的“千家旅社”旅游区项目,是指长兴实业收购老三队村农民土地,用于龙润温泉旅游度假区集中开发建设;同时对自愿加入项目的农户现有住所进行改造,修建具有满族风情农家庭院,开展特色旅游;度假区则为“失地”“失房”农民提供就业,解决后顾之忧。“千家旅社”旅游区项目预计可带动老三队村400多农村人口就地转化就业。
中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吉林农信充分发挥支农服微主力军作用,连续4年召开政银企对接会,发放企业贷款3254亿元,惠及企业8000余户,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00余户,累计带动就业3.4万余人次。
吉林农信还自身积极吸纳社会就业,近年来共招收大学生员工2600余人。面向边远乡镇定向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的贫困农民子女314人,由吉林省联社委托高校定向培养,学费由所在地信用社资助,学成后到信用社工作,圆了贫困农民子女的“大学梦”和“工作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