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9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科学方法论助力实现稳健转型

□ 江苏海安农村商业银行 徐晓军

    农商行要取得长久的可持续发展,就要遵循金融生态发展规律,以科学方法论推进稳健转型。从“草根银行”脱身的农商行,作为现代县域经济中重要的金融主体,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其影响较大,受传统思维和模式的束缚,一时间完全从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中出来还相对困难。

    笔者认为,农商行需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科学的方法论,做到“知”与“行”的辩证统一,辩证看待客观形势,找准转型发展路径,寻求农商行最优转型路径。

    着重解决怎么看

    新常态经济环境下要推进农商行稳健转型,就必须要从客观视角正确认识形势,了解所处的环境,详尽掌握市场情况、竞争情况,基于此建立正确的认知和分析,运用唯物辩证法辩证地看待经营形势,既认识到转型过程中的困难,也要看到有利发展的一面,这样才能为农商行转型寻求最优路径奠定基础。

    分析当前经营所处的环境,主要存在三大困难:一是经济下行带来风险压力加大,二是政策变化带来盈利空间收窄,三是环境变化带来县域竞争加剧。

    机遇与困难共生共存,存在困难的同时,同样也面临着许多机遇,从主观上来讲,笔者认为农商银行转型面临三大机遇:

    一是困难可以考验风险应对力。正所谓适者生存,在整个经济环境低迷和风险防控压力较大的形势下,如何预防风险、应对风险和处置风险,是对农商行自身风险应对能力的真正考验,要把它看成是机遇而不是灾难,要在新常态环境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作为,积极应对。

    二是困难可以激发团队凝聚力。时势造英雄,全行经营遭遇逆境的时候,也是考验团队凝聚力的时候,在最困难的时期,能不能做到齐心协力、群策群力。

    三是困难可以激发经营创新力。面对盈利空间缩小、市场竞争加剧,需要以时不我待的气势,推进经营转型和业务创新,也是对团队创新能力的考验。在困难时期,谁能够提前一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快人一步。越是困难时期,越是拓展市场、巩固客户的良好时期。一定要在坚持市场定位基础上,开拓创新,锐意进取。

    着重做好怎么干

    在农商行转型过程中,认识到面临的困难和机遇,准确把握机遇,应对困难,才能较好地将稳健转型落实到实践中。笔者认为,基于对困难和机遇的认识,农商行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转型:

    首先要全面拓宽转型新视野。转型需要战略自信,需要高瞻远瞩,需要高点定位,从国家、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和海安县金融发展大政方针来看,坚持服务“三农”,支持小微,发展普惠金融,打造专业化、社区化、特色化金融的主基调不动摇,在战略导向上方向要明确。

    一是顶层设计,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不间断。按照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要求,农商行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三会一层”人员配置。当前,大多数农商行公司治理仍然迈不开步子,董事会议事规则和议事程序还不能适应转型,独立董事选聘思维还不够宽。笔者认为,“三会一层”运行上要做到制衡,要从转型发展的需要出发选聘董事,独立董事要多领域、多专业选聘,真正对农商行转型有益处。

    二是立足定位,实体经济服务力度不减弱。经济下行时期,农商行要精准把握经营发展定位,不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用发展的方式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有效配置资源,通过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的方式,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积极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优化配置流程,通过创新服务,提高业务运作效率,创新升级业务产品,从拼条件、拼人脉转变为比产品、比服务。

    三是深化改革,业务发展转型不停滞。当前银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已经从单纯的依赖规模扩张转变到了创新驱动上,形势倒逼农商行要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推进经营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在金融创新、专业服务中寻找新的增长动力,提升业务和盈利空间,注重调整资产负债的合理匹配,实现中长期资产负债相对应,主动调整优化资产结构。

    其次要全面构建风控新体系。新常态下,银行业经营的风险将进一步加大,尤其是面对经济下行和多种新兴金融业态,农商行必须要坚持依规治行,严守风险底线。

    一是强化理念,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结合转型需要,农商行需要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强化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体系、健全制度、规范流程、强化检查、严格问责,突出外部信用风险防控与内部操作风险管控的有机结合,综合防控流动性风险、科技风险、市场风险、合规风险以及声誉风险,加快构建全过程、全方位的风险管理体系。

    二是把握章法,有效处置信贷风险。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必然会使传统行业进入改革“深水区”,产能落后企业将会逐步淘汰,信贷风险防控压力不断增大,农商行必须要做到准确预判风险、及时跟进措施,严防死守控制大额信贷风险;同时,中小微企业由于自身应对行业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不足,随时都可能出现经营困境,对这部分企业,农商行既要有效防控风险,又要不离不弃,做好资金扶持,不能随意抽贷、压贷。对不良贷款清收仍然要把握清收措施的实用性、针对性,切忌盲目诉讼,错失最佳清收时机,清收政策要做到因贷而易,充分考虑借款人、担保人实际情况和还款意愿。

    三是防患未然,严守重点领域。越是关键时期,越是要加强内部精细化管理,重点关注好重点领域,做到防患于未然。内控方面,农商行要高度重视内控制度的执行和监督检查,不断规范和约束员工从业行为,提高制度执行力,切实增强全员依法、合规经营意识;外部方面,要对“两高一剩”行业贷款和非实体经济贷款加强风险控制,要以产业政策为导向,有保有压、有进有退,在动态中调整优化,稳定资产质量。

    最后要全面激发团队新活力。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通过文化来引领企业健康发展,是新时期农商行转型的关键。

    一是人才兴行,打造卓越团队。事业兴衰,以人为本,人才队伍建设事关全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全面推进岗位标准化建设,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建立一支素质全面、能力全面的卓越团队,是新时期农商行稳健转型的重中之重,加强员工队伍建设要注重岗位标准化建设与绩效考核办法结合、企业发展规划与员工职业规划结合和员工综合素质提高与企业专业人才培养结合,通过更加全面、丰富的培训,坚实高素质的卓越团队。

    二是搭建平台,丰富员工生活。丰富的职工文化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员工的活力,农商行要从人着眼,从文化着手,搭建多种企业文化平台,为员工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通过这样的展示激发员工的活力,培养员工的团队凝聚力,这也是当前农商行转型过程中最需要的。

    三是发扬传统,建立企业文化内核。农商行在发展过程中,文化的形式不断变化,但其内核是不变的,每个企业都有相对固定的企业文化精髓。就海安农商行而言,长久以来,敬业奉献的传统精神,一直根植于企业文化和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对企业转型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农商行要实现自身的稳健转型,要不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在推陈出新中取得发展。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