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9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新疆兵团助力纺织行业稳健发展

□ 本报记者 王 蕾

    编者按 

    “十二五”期间,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纺织工业发展呈现出压力大、增长动力转换、结构深入调整、运行基本平稳的特征,在转型升级中实现中高速增长。为什么在整个工业都不好的情况下,纺织工业能够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在工业领域内相对领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认为,在“十二五”期间,纺织行业抓住了两个调整,这与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相吻合。

    据悉,2015年,全行业纺织纤维年加工量达到5300万吨,“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5.1%,占全球纤维加工总量一半以上。2015年,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到2912亿美元,年均增长达到6.6%,占世界同类贸易的比重比“十一五”末期提高3.1%。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纤维消费比重由2010年的51:29:20,调整为2015年的46.6:28.1:25.3。

    近年来,不仅棉花资源向新疆优势棉区集中,新疆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这也为新疆棉花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纺织工业未来发展形势

    新一轮的科技与产业变革为行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智能制造已成为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个性化定制生产方式已经形成了若干试点,生产效率与质量提升、相对成本下降、生产周期缩短等成效明显,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提供了支撑和路径。红领集团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模式以及化纤、棉纺的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线,已经实现了企业与用户的双赢。同时,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也催生了产业新业态,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促进了平台经济的发展。国内活跃的服装家纺品牌有3000多家,加工型的小企业众多,在行业内有望建成一批企业制造平台,吸引上下游、设计师、用户来参与,形成适应市场需要、性价比高的协同供应链和品牌。

    变革,离不开创新。从纺织大国到纺织强国转变,纺织行业必须要强化创新驱动,增强体系化创新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提出:“在创新机构建设方面,要建设和完善纺织行业技术创新联盟、纺织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一些中介服务机构,引导企业加强研发投入,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生产和引用协作创新;在技术创新方面,以加强高性能纤维、可降解生物纤维、清洁生产系数等等,以一些智能纺织品、智能制造、关键设备为重点,促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产业化;在模式创新方面,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与纺织产业的融合创新,引导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加强数据收集再利用,推进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的变革,提高供应链协同和精准营销能力。”

    纺织行业将加快向中高端迈进。从自身看,“十二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规模效益、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品牌建设、绿色发展已经具备向中高端迈进的实力;从外部环境看,2015年,中国人均GDP超过了8000美元,而且按照IMF购买力评价测算,我国中产阶级人数达到1.1亿人,已经超过美国,位居全球第一。中等收入群体的壮大,将对品质、品种提出更高要求,愿意为高品质商品或服务买单,海外购物快速增长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2015年我国出境游达到1.2亿人次,海外购物超过了2150亿美元,品质消费、品牌消费、绿色消费、智能消费将成为纺织品工业的一个重要消费趋势。

    消费的升级也为纺织产业的升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愈加紧迫。一方面,发达国家纷纷确定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通过寻找新的科技创新、战略支撑点,掌握在制造业高端领域的主导权,加剧了我国向中高端转型的压力;另一方面,近十年来,我国人工成本上升了2.7倍,制造业成本不仅高于东南亚,甚至接近美国制造业的成本。加快培育以创新为核心的新模式更加紧迫。

    而棉花作为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棉花产业的发展事关纺织工业转型升级的成败。“从储备棉交易中,进口棉成交率100%就不难得出,棉花产业的关键还是品质。从棉纱的进口也可以看出,纺织工业其实对棉花的总需求并没有下降,只要价格合理,品质有保障,纺织业对棉花的需求依旧比较旺盛。”曹学军说。做好棉花的品质工作,要从种植、采摘、加工、检测等多个环节去推进,而且要多种植高品质棉花,种植适合机采的棉花,并提高质检的公信力。同时,也要继续加大国家棉花品牌的建设,开展区域品牌协同,比如新疆区域品牌,使纺织企业和消费者愿意更多地消费国产棉。高勇表示,在目前全球经济低迷的形势下,我国更要以高质量的供给来满足国内、国际的市场需求。

    十年投资逾千亿  

    兵团力挺纺织服装业

    纺织服装作为我国传统优势产业,目前面临着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际市场需求疲弱、我国纺织企业成本高企等一系列难题。但展望未来,从国内看,我国拥有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和庞大的市场网络,随着我国人民收入增长、城镇化水平提高、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国内衣着类的消费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从国际看,纺织品服装具有一定的刚性消费属性,多年来全球纤维加工量增速保持在2%-3%之间,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从2000年到2014年14年间平均增速是6.6%。

    同时,随着我国优质棉产区逐渐向新疆转移,越来越多的加工企业、纺织企业也将重心从内地转向了新疆,在新疆落地建厂。为了促进纺织行业的稳步发展,新疆也出台了多项给力政策和有力措施。

    据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新疆兵团新增落地产业援疆项目362个,同比增长19.9%;到位资金218.8亿元,同比增长35.14%,特别是纺织服装产业、“短平快”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实现了新突破。今年以来,兵团纺织服装行业继续保持了较快、较好发展势头,纺织服装建设项目陆续投产,预计到6月底累计完成纺织固定资产投资27.1亿元,同比增长162.5%。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成为重头戏,新疆兵团计划十年投资逾1000亿发展纺织服装业。兵团编制了《新疆兵团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吸纳35万人就业规划(2014-2023年)》。新疆兵团规划执行期确定为10年,即2014-2023年,执行期又分三阶段:即2014-2017年、2018-2020年、2021-2023年,三个阶段合计将投资逾1000亿元。第一阶段规划投资357-360.8亿元,实现总产值224亿元,吸纳就业8万人;第二阶段规划投资423.6-432.7亿元,实现总产值522亿元,吸纳就业18-22万人;第三阶段规划投资238.8-250.1亿元,实现总产值1400亿元,吸纳就业35万人。

    新疆兵团规划将形成3个综合性纺织服装产业城:国家级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图木舒克市工业园+草湖产业园;5个特色纺织工业园:库西工业园、双河市工业园、五家渠市工业园、胡杨河市工业园、十三师工业园;2个加工区: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服装出口加工、贸易区,三师和十四师手工地毯加工区。

    截至目前,新疆兵团还引进了华孚色纺、山东如意、新野纺织、鲁泰A、江苏华芳、安徽华茂、河南新乡化纤、沙特阿齐兰等一批国内外优势企业投资建厂。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