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9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用舒适换健康 向快乐要效益
福利养殖受毛皮行业关注

□ 本报记者 高徽 文/图

8月26日,中国毛皮动物福利养殖宣传片首映仪式在河北昌黎举行。

    近年来,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迅速发展,貂、狐、貉养殖数量居世界首位,成为世界公认的毛皮生产、加工和消费大国。然而,毛皮动物福利问题引起公众的关注,特别是“保护动物,远离皮草”、“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等呼声高涨,对毛皮动物养殖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正确认识毛皮动物养殖产业,推动毛皮动物养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动物福利让毛皮动物养殖

    与国际接轨

    动物福利由英国科学家休斯于1976年提出。国际公认的动物福利主要包括五大标准:一是免受饥渴的自由;二是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三是免受恐惧的自由;四是免受不适的自由;五是表达天性的自由。

    动物福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国际性组织和国家开始倡导动物福利。在欧洲,动物福利评估计划通过对动物福利良好的养殖场进行认证,从而改善养殖场的动物福利水平。此外,欧洲一些国家还设置“农场开放日”,以公开、透明的方式让公众亲眼目睹毛皮农场的现状。其中,丹麦所有的水貂养殖场每年都要接受法定的兽医检查,包括农场是否存在动物卫生和福利方面问题的常规检查。丹麦兽医和食品管理局也对农场的动物福利进行定期巡查。

    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完善的动物福利法规,WTO的规则也写入了动物福利的条款。欧盟是动物福利的积极提倡者,制定了许多专门的法律,对保护动物福利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明确的规定,涉及动物的饲养、运输、屠宰、试验等多个方面。

    2005年年初,国际动物保护组织直接向我国筑起动物福利贸易壁垒,不仅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养殖者的经济效益,而且对我国国际经济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为此,我国规模化养殖场、养殖户等日益重视动物福利,纷纷引进国外的优良皮毛动物品种,并且参照国外标准对毛皮动物的笼舍进行了更换,保障了动物的活动空间。现在的规模化养殖场建设布局合理,环境绿化、卫生状况与笼舍均符合标准,棚舍整齐卫生,有相当一部分养殖场的养殖硬件设施甚至优于国外。

    在饲料研发方面,我国毛皮动物饲料生产技术和饲料营养研究取得长足进步,许多新原料、优质进口原料大量用于生产中。在疫病防治方面,养殖户的防疫意识逐步增强,对严重危害毛皮动物养殖业的传染病的免疫已有普遍认识。在取皮屠宰方面,药物法、电击法、一氧化碳窒息法等广泛应用于毛皮动物取皮屠宰环节,既可以高效宰杀,也可以避免血腥场面对活的兽体带来惊吓。

    辽宁大连名门种貂公司总经理冯博介绍,该公司在养殖水貂过程中,十分关注动物福利。为了让水貂在生长过程中得到充分光照和通风的条件,貂场选址在地势平缓的上风区,棚舍南北通透,宽敞明亮。通过安装降温水管、水盒,在高温季节用于水貂防暑降温。通过加入新鲜饲料,满足水貂营养和适口性。貂笼活动空间大,种貂单笼饲养,并在貂笼内放置供水貂攀爬和玩耍的装置。自动饮水系统为水貂随时提供清凉的地下水。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采用福利养殖模式不仅有助于改善动物生存状况,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提升经济效益,还有助于实现养殖业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副会长、高泰牧业(哈尔滨)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家宝表示,善待动物就是帮助人类,提高动物福利也有助于提高毛皮动物的经济效益。

    中国皮毛动物养殖福利

    事业方兴未艾

    中国皮革协会2016年5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水貂取皮数量为4450万张,狐取皮数量为1450万张,貉取皮数量为1610万张。毛皮动物养殖市场广阔。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在经历了高速发展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科学有效地推广福利养殖是各级林业部门、农业部门及行业协会的头等要事。

    我国政府以及毛皮动物养殖行业一贯要求和积极倡导采用文明饲养、严格规范的方式来促进毛皮动物养殖行业的发展,坚决反对、谴责和抵制虐待动物的行为,同时也支持合法利用动物资源开展的人工饲养活动。

    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会长潘种树指出,毛皮动物养殖业在我国有着很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目前,在我国从事毛皮动物养殖的人员超过500万人,有利于解决劳动力过剩问题,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为了规范我国毛皮动物养殖行业的发展,2005年,国家林业局发布了《野生毛皮动物驯养繁育利用暂行技术规定》。为满足行业发展和升级的需要,2013年开始又对其进行修订,修订后的《貂、狐、貉繁育利用规范》于2016年6月正式发布。

    《规范》吸取了欧盟、加拿大和芬兰关于毛皮动物饲养的法规内容,在人员要求、场区建设、饲养管理、卫生防疫、处死和取皮加工、运输、环境保护及应急处置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规范,并且大量采用了国际最新标准内容。修订后的标准进一步强调了我国貂、狐、貉饲养繁育过程中动物福利的重要性。

    《规范》的发布,对我国貂、狐、貉等毛皮动物养殖户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有利于缩小与欧美国家之间的差距,而且将促进行业向更加健康、文明和可持续方向发展。

    据记者了解,为了推进我国毛皮动物福利养殖,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做了大量工作。一是成立全国毛皮动物养殖产业合作联盟。强化养殖产业的组织建设,同时联合国内大型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地方政府等,共同推进我国毛皮动物的福利养殖工作。二是编制中国毛皮动物福利养殖宣传材料。介绍我国毛皮动物福利养殖现状和政策,各级政府在推动福利养殖工作的具体措施和成效,树立行业正面形象,引导媒体和公众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毛皮动物养殖。三是积极开展中国毛皮动物福利养殖评荐工作。通过评荐“金貂奖”、“金狐奖”、“金貉奖”等,表彰优秀养殖企业。依据新制定的规范标准,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养殖基地认证工作。

    此外,一些毛皮主产区也在积极实践毛皮动物福利养殖。河北昌黎按照“定点取皮”的原则,在皮毛交易市场及重点养殖村设立毛皮动物取皮区,采用电击等文明方式取皮;山东文登引导养殖户更新自动饮水设备,推广安装笼箱,加强特种毛皮动物粪污治理,积极推行毛皮动物福利取皮;河北肃宁建成毛皮动物定点屠宰场7个,设立电击室或药物注射室,采用人道、安全的方式处死毛皮动物。

    毛皮动物福利养殖模式在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推动转方式、调结构和产业升级、保证人类和动物健康、实现生态环境友好和国际贸易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倪静介绍,下一步,协会将继续开展“金貂奖”等评选工作,加强毛皮动物养殖行业的国际交流,成立毛皮动物福利专家委员会,建立媒体报道联盟,强化动物福利宣传,提高社会动物福利意识。潘种树表示,毛皮动物养殖作为可再生资源,能自然降解,不仅能够有效缓解野生资源保护的压力,而且非常环保,应该得到社会、大众的肯定和认可。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