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顺应国家粮食收储政策调整,提高农牧民收入,为农牧民提供便利,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供销合作社入股企业田域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中粮集团在扎赉特旗试点开展了“粮食银行”业务,该业务并已得到自治区粮食局和自治区金融办的联合批复,是兴安盟地区唯一的试点单位。
据悉,该公司依托自有的占地3.2万平方米,总仓容5.5万吨,日烘干能力300吨,输送设备500米的粮库及烘干塔、罩棚、粮仓的附属设施,允许农民把粮食存入“粮食银行”,农民可凭“存折”随时提取、购买、折现,实现粮食与现代金融手段有效结合,较好地解决了农家日常粮食储藏保管等方面不科学和占地等问题,从而构建了粮食系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
据介绍,“粮食银行”为农牧民提供两种模式,一是“双代”模式,即开展代烘干、代存储业务。农户将粮食送至收储企业后,双方签订《粮食银行收储协议》,由收储企业代为烘干并存储,减少坏粮损失,减轻保管压力。期间,粮权不转移,粮权属于农户。如农户按照收储价格同意将粮食就地销售,由收储企业按照折算干粮后的价格向农户结算;如农户不同意就地销售的,可以将粮食运走,但需支付烘干费和保管费,运走的粮食按折算后的干粮计算。二是“先存后销”模式,即收购期开始后,农户将粮食送至收储企业后,双方签订《粮食银行收储协议》,由收储企业烘干整理入库,粮权不转移,依旧属于农户。按照双方约定的初始牌价(当时市场收购价格),在存储期间农户为还贷款等需求,农户用粮食作为质押,收储企业可先期支付一定比例资金(农户用收购仓单作为质押凭证)用于需求。收储企业每周向农户报送价格信息,农户自行决定何时销售和销售的数量。最终结算时,扣除预付款,预付款不计息。
(蒙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