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北京时间8月16日1时40分,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简称量子卫星)在酒泉发射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量子通信的国家,开辟通信世界新纪元。
如果说量子卫星是中国科技顶尖实力的一个里程碑,那国内能够比肩量子卫星的,绝对有量子点显示技术。近期,科技部公示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清单中,“量子点发光显示关键材料和器件研究”就入选了“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专项,表明中国在量子点上已率先布局,成为影响人类未来百年的核心科技。
在此前浙江举办的“科学家面对面——量子点显示科技科普大讲坛”上,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彭笑刚指出,量子点有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发现的最优秀的发光材料。他介绍,量子点显示技术主要分为光致发光与电致发光两个阶段,目前TCL等企业的量子点电视产品已经实现了光致发光产品的落地,在色彩、功耗和整体的效果上,实现了电视技术的新突破。而量子点发展的第二阶段是电致发光,即QLED,彭笑刚认为其将是人类最可能的下一代显示技术选项。目前,国内唯一完成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整合的TCL,已经在量子点材料合成、量子点印刷器件、印刷显示工艺技术、G4.5印刷显示平台、G8.5印刷显示平台等5大部分优先布局和均衡发展,抢占印刷显示领域的技术尖端。
而在市场落地上, TCL也走在前列,于2014年率先推出量子点电视,开始市场化尝试。尤其今年,TCL推出了QUHD量子点电视之后,更是在音画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推动量子点民用化、商用化和市场化落地。根据国内权威的泰瑞特实验室首次公开的检测结果显示,QUHD电视核心指标远超全行业,特别是色域覆盖率是大数据库中最高值、峰值亮度超越行业平均水平77.9%、色彩亮度超越行业平均水平26%,有力地证明了量子点显示技术的优越性。
(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