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扬州市供销合作社“社村共建”观摩推进会在江都区召开。一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充满活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高效便捷的服务流通体系,每一处现场都得到与会人员的高度认可。
服务“三农”
村集体和村民增收有捷径
从去年开始,扬州市江都区供销合作社以“社村共建”为抓手,在改革创新中趟出了一条“农民增收致富、村集体收入增加、供销合作社加快发展”的三方共赢之路。
骄阳似火,但位于江都区武坚镇的扬州团结粮食产销专业合作社的油坊车间里,却是24小时生产繁忙的景象。站在大门口,就能闻到菜籽油特有的浓香。
“我们合作社是大机榨油,目前每天加工菜籽5吨,每斤菜籽油8.5元,市场销路很好。”合作社负责人张道林告诉笔者,合作社与当地农户签订菜籽购销合同,实行对农户订单式种植。“合作社今年3月成立,成员共出资300万元,其中区供销投资有限公司出资105万元。合作社主要从事粮油收购服务和粮油加工、销售,预计年生产量1000吨。”张道林说,合作社还准备扩种油菜基地,发展油菜花农家乐旅游,做成一条产业链。
相比于扬州市民旺农产品专业合作联社,张道林的合作社只能算是“小舢板”。联社负责人李华桢介绍,目前联社有入社农户802人,辐射带动农民2000多人,已建成罗氏沼虾、螃蟹养殖基地1500亩,为广大社员及农户提供养殖技术指导、苗种采购、饲料集中采购、成品虾统一收购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在武坚花庄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一座仓容为1.2万吨的粮食收储库基建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农村劳动力少了,我们主要开展‘种田托管’服务,为农户提供耕、种、管、收、加、储、销等一站式服务。”花庄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海祥指着收储库效果图,向众人解读。
据了解,截至目前,扬州市江都区供销合作社领办农民合作社8个,通过推进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种养、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辐射带动农户2550多户,帮助农民销售农副产品1200万元以上,助农增收76万元。
共建共赢
健全机制保障民富社兴
江都区供销合作社副主任华淑兰介绍, 去年下半年,扬州市社在全系统内部署了“社区共建”试点工作,要求每个县(市、区)社选择不少于三个基层供销合作社与三个行政村围绕“共建农民合作社,带动农民共同致富;共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共建经营服务体系,扩展提升农村现代流通服务新网络;共建干部队伍,为供销合作社和村‘两委’提供人才支撑”开展结对共建。
“‘社村共建’工作目的,就是通过和村级组织合作,最终实现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有抓手、农民增收致富有保障、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有资源。”华淑兰说,江都区社通过共建村级综合服务社、专业合作社、现代流通网络、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这五个重点,密切供销合作社、村级组织和农民的联系,拧成一股绳,共同推进“三农”发展。
“在合作之初,我们就按照利益明细化的原则,与村签订协议,严格界定产权比例,明确利益分配原则,确保实现互利共赢。”华淑兰说,供销合作社以项目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用、发展共谋为着力点,构建起资源整合、资金投入和督导服务三大机制,共建双方分清职责,规范动作,切实使“社村共建”这项工作在现实中迸发出旺盛而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