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8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存贷倒挂”趋势明显 银行中短期利率“贵过”长期

□ 杜 杨

    据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统计,截至7月31日,17家银行平均5年期存款利率为2.94%,3年期存款利率为2.9%,两者差值仅为0.04%。部分银行存款利率甚至出现“倒挂”,如渤海银行5年期存款利率为3%,而3年期利率为3.25%。

    利率倒挂,不少人认为这意味着银行招揽长期存款意愿降低,有人认为银行已经找到存款外的主要资金来源,还有人甚至认为央行下一步还要继续降息。

    接受采访的几位业内人士表示,银行业存在资金饥饱不均的现象,大型银行资金充足,长短期定存利率倒挂现象或因为对吸纳存款意愿不高所致。

    中短期存款流动性强

    “所谓利率倒挂现象,证明了现阶段流通性是充足的。”山东财经大学财税金融研究所所长陈华表示,“据我所知,五大国有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都不‘缺钱’,在经济下行趋势明显的当下,这些银行恐怕对放贷积极性不足,与此同时也对吸纳存款兴趣不大。”

    不过银行业内人士并不认同陈华的观点,齐鲁银行济南南郊支行客户经理张艳艳认为,长短期定存利率倒挂的现象的确有可能出现,但更多的原因恰恰是为了吸纳存款,“现在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三年以内的中短期存款,为了吸纳更多存款,很多银行会提高中短期存款利率,达到甚至超过五年期存款利率,这种情况也是有可能的。”

    陈华认为,相对于大型银行,中小银行的资金现状并不那么乐观,所以其靠提高区间利率来吸纳存款,结果反而造成长短期定存利率倒挂的现象确实是有可能的。“中短期存款流动性强,对利率更敏感;长期存款流动性不强,对利率不敏感。所以银行在设置定存利率的时候,可能会有意无意忽视长期存款,造成所谓的倒挂现象。”

    张艳艳则说:“在经过去年的五轮降息后,现在大家都认为未来利率会上涨,所以长期存款利率也就‘按兵不动’了。”

    可能出现“存贷倒挂”

    长短期定存利率倒挂这个奇特的现象,会对金融业甚至整个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专家认为,对经济的直接影响有限,企业主以外的公众更不必作过多解读。但倒挂现象如果长期持续下去,则会产生相当大危害。

    “目前大型银行的考核体系中,‘不良资产’是核心考核项目。所以在地方上,不少银行宁肯少放贷,也不愿承担增加不良资产的风险。”陈华认为大型银行的考核体系应该从顶层设计上、从政策上向中小企业倾斜。“现在银行还是愿意贷款给央企,首先央企更能保障盈利,其次即便出现还贷不及时的 情况,央企也‘有本事’避免让这笔钱成为不良资产。”

    张艳艳告诉记者,目前她们银行推出的主流理财产品的年化利率是4%-4.5%,并没有因为所谓的倒挂现象产生大波动,也没有密集推出新产品。“毕竟理财产品要付出的利息成本更高一些,银行还是希望储户多存款。”

    同为金融行业的保险公司也没有受倒挂现象的影响,华泰财产保险公司山东分公司总经理耿仁伟告诉记者,假如银行真的因出现大范围利率倒挂而造成存款流向其他行业的现象,保险公司的理财型保险收益率也不会有太明显的变化,“而且根据现在的宏观经济形势,我真的不认为现在银行不需要存款了。”

    对于公众来说,长短期定存利率倒挂确实需要应对。陈华提醒:“如果已有长期存款,那暂时没有必要减持,因为损失的利息可能是增持的中短期存款利息所无法弥补的;但如果是增持,那建议存中短期存款。”

    张艳艳则认为“倒挂现象”给公众提了个醒,“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应该多选择几种投资渠道,存款、理财、理财型保险等要均衡选择。”而耿仁伟建议多关注一下寿险方面,因为寿险的理财型保险产品较多。

(转载自《经济导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